“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前段時間看新聞,說美債危機再次波及全球,中國作為擁有萬億美債和3萬億巨額外匯的國家,外匯的安全問題再一次撥動了國人的神經。

    巨額外匯到底是不是中國老百姓的血汗錢?中國的天量外匯是不是可以發給百姓以改善民生?中國作為一個窮國為什麽反而要去購買富國的政府債券?政府的外匯儲備為什麽又是以美元為主而無法多元化?

    疑問一個接著一個,要弄清這些疑題,就必須對匯率知識進行全麵透徹地了解。在了解外匯以前,我們的先講一個故事。

    人類尚處在以物易物的蒙昧時代,某甲製造了兩柄犀利的斧頭,某乙射死了兩隻肥壯的野羊,甲隻需其中的一柄便足夠自己砍伐樹木,另一柄隻是閑置;乙一時半會也吃不了兩隻羊,另一隻放長了時間就會腐爛變質。於是,兩人便自發地將多餘的東西進行交換,盡管斧頭還是斧頭,野羊仍是野羊,他們的數量與質量並未發生任何變化,但是雙方的境況卻因為交換而得到了改善,因為雙方都用自己多餘的物質換回了對自己有用的財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平等自願的交換使各種資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得到分配,能使交換的雙方增長財富。從這個故事推廣開去,要想使一國一地的百姓更加富有,就必須通過合理的政策來促進更加廣泛的交換,交換越多,百姓致富的步伐就越快。當然,人類早已進入了使用貨幣的文明時代,但是交換本質並未發生任何改變,貨幣隻是充當了交換的媒介而已。

    對外貿易與國內百姓之間的交換並無本質上的不同,同樣是以他之長補我之短,以己之有換己之無,使各類資源在世界範圍內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與使用,當然也能促進交換雙方的財富增長,這就是為什麽各國政要都把捍衛貿易自由作為口號吊在嘴上的原因。但對外貿易與國內又有不同,因為各自的產品在計價時使用的貨幣並不一樣,美國人用的是美元,中國人用的是人民幣,用多少元人民幣的中國產品才能換回一美元的美國產品,這是一個難題,於是匯率的問題應運而生。

    假如甲國什麽資源產品都有,而乙國資源產品匱乏,此時甲國的鈔票就更值錢,因為乙國迫切需要甲國的產品資源,它情願用更多的產品來換取甲國的鈔票以購買甲國的資源,否則甲國就不會與你交換。

    但是,這種情況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假如乙國原先迫切需要甲國的石油資源,後來他們在自己的境內發現了一座貯量豐富的大油田,那麽乙國對甲國的石油資源需求就會下降,此時乙國的鈔票相對於甲國的鈔票自然就會升值。因為乙國缺油的窘迫已經得到了緩解,原先換1噸甲國汽油願意拿出10噸糧食,現在可能隻願意拿出5噸糧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