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是使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

    宏觀經濟學是相對於古典的微觀經濟學而言的,而就這一領域在現實經濟活動中的實際意義,在我的眼中,宏觀經濟是對一種大環境下的經濟調控模式,尤其對於國家政府而言,就是指政府在調節和控製宏觀經濟運行中所形成的特定關係。

    主要包括政府經濟職能、政府宏觀調控行為和政府宏觀調控關係三個方麵。

    三者內在邏輯關係是:政府經濟職能是基礎,它決定政府宏觀調控行為的性質,也就是說,政府管什麽,決定了它采取什麽性質的措施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政府宏觀調控行為的性質,又最終決定政府宏觀調控關係的性質,即不同性質的政府經濟調控行為導致政府與經濟主體之間建立的關係類型不同;不同類型的政府宏觀調控關係又反過來影響政府宏觀調控行為的性質和政府經濟職能的實現程度。

    三者之間互相聯係,互相作用,形成二個動態的宏觀調控模式。經濟的發展有其內在規律性,人們在一切經濟行動中,都要遵循其規律。因此,如何掌握經濟規律的關鍵是正確處理市場與政府對經濟發展相互作用的關係,就國家範圍而言,政府經濟職能“定位”的科學性就顯得格外重要了,我們普通百姓作為一名經濟生活的參與者,在了解宏觀經濟學知識的過程中,除了具體的書本知識以外,對於中外政府以往以及當下關於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也應多一份關注。

    在我國計劃經濟時期,由於我們完全忽視市場的作用,一味強調政府的作用,政府的經濟職能無所不包,其結果使我國國民經濟幾乎崩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十四大以後,我們逐步突破計劃經濟的樊籬,實行市場經濟,轉換政府職能,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二者協調作用,使我國國民經濟高速、健康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世人矚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