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斯可謂經濟學界最具影響的人物之一。一度被譽為資本主義的“救星”、“戰後繁榮之父”等美稱。那麽就讓我們結合“二戰”後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等西方國家經濟發展,對凱恩斯主義的經濟政策主張進行一個全麵的評價,從而更深刻地去理解凱恩斯的經濟理論。

    1929年~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這次大危機震撼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席卷了所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在經曆了長達4年之久的大危機後,又陷入了長期的蕭條之中。西方國家稱這次大危機和接踵而至的大蕭條為“30年代大蕭條”。麵對著空前嚴重的危機和失業,統治階級和統治集團不再欣賞那種否認危機和失業的可能性的傳統經濟學,而是希望出現一種新經濟學,這種新經濟學要承認危機和失業,但不要承認危機和失業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製度;要論證資本主義製度可以防止危機和失業,而不要隻是空泛議論;要攻擊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製度,而不允許任何轉向馬克思、轉向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潮存在和蔓延。

    凱恩斯經濟學正是在這樣一種符合統治階級和統治集團願望的新經濟學,可以說它是1929年~1933年大危機的直接產物。

    凱恩斯經濟學還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必然產物。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開始出現。在大戰期間,這種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並帶有非常時期的軍事性質。麵對著迅速發展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統治階級和統治集團希望一種新經濟學,要反對自由放任主義,主張國家幹預主義;要講“一隻看得見的手”的作用,不要隻講“一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要維護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要在理論上論證在實踐中已經在做的事,而不是持反對或批評立場。凱恩斯經濟學也完全吻合了統治階級和統治集團的這一願望。

    在凱恩斯經濟學產生和傳播以前,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學是以馬歇爾、庇古(A。C。Pigou)等人為代表的傳統經濟學。而凡勃侖在1900年第一次用“新古典”一詞來描述馬歇爾經濟學。後來西方經濟學普遍接受“新古典學派”“新古典經濟學”這些固定含義的用語來稱馬歇爾、庇古等人和他們的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無論在理論方麵或政策方麵,都支配著統治階級和學術界的經濟思想。凱恩斯本人也是在新古典經濟學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凱恩斯經濟學批評了新古典經濟學裏麵的就業理論,繼承了重商主義的國家幹預學、馬爾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學、孟德維爾的高消費促進繁榮的學說和霍布森的過度儲蓄導致失業和經濟蕭條學說。

    凱恩斯主義路線無非是專門針對經濟危機而製定。根據馬克思對經濟危機的分析,其原因首先是生產力擴張,而同時作為消費者存在的工人因為遭到剝削而購買力不足,因此無法購買自己生產的產品。兩重原因導致投資利潤率下降,使得資本不再投資生產。而一旦投資停止,惡性循環就開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