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可能常常會見到這種現象:當你的鄰居或者同事買了某種商品,引得其他人非常羨慕的時候,你也會跟著購買這種商品,而這種商品對你來說卻不一定實用。其實,人們的消費行為不但受收入水平的影響,而且受其他人主要是那些收入與其相近的人消費行為的影響。這就是示範效應在起作用。

    “示範效應”這個名詞最早是心理學家對人類行為研究所總結出來的,如今它已經被經濟學家廣泛地用於研究人的經濟行為,特別是人類的消費行為。

    然而,示範效應往往是雙向的,這就是所謂“壞”榜樣和“好”榜樣所起的影響。從動態上看,示範效應最終會使少數成為主流。那麽人們最終為什麽會形成這種主流趨勢呢?從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加利·伯克爾的著作《口味的經濟學分析》中,可以找到答案。

    說起來也很有意思,伯氏理論的獲得竟和他經常陪太太去餐館密切相關。當時,在加利福尼亞有兩家海鮮餐館。伯克爾發現他太太總有一個非常奇怪的行為,就是在兩家餐館中,她總選座位被占滿的那家。而在伯克爾看來,兩家餐館質量完全一樣,差別在於,其中一家餐館人多,而另一家人少得可憐。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經過細心的觀察研究,伯克爾得出了後來獲諾貝爾獎的基礎理論之一:理性的人們支持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是否理性取決於生活的方式……

    因此,不可能存在一個其行動對於每個人都是理性的行動集。也就是說,消費者對某些商品的需求,取決於其他消費者對這些商品的需求,簡稱“消費的示範效應”。

    的確是這樣,消費者在認識和處理自己的收入與消費及其相互關係時,會和其他消費者相比較。例如,單位組織向貧困地區捐款,這對捐款的人來說當然是消費支出。有些人在這時不一定是看自己收入的高低,而是會先看看周圍的人捐了多少。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判斷,覺得自己應該跟那些人捐得大約一樣多。即使他的收入高點,他也不會多捐,他擔心有出風頭的嫌疑。即使他的收入較低,他也要向某一部分人看齊,甚至會“打腫臉充胖子”,他不願意別人說他小氣。從理論上講,這裏所表現的就是消費的示範效應。這就使我們看到消費者分成了許多群體,有許多消費者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算在一定的群體內,他的消費心理也就向這個群體內的其他人看齊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