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主人將要遠行到國外去,臨走之前,將仆人們叫到一起,把財產委托他們保管。主人根據每個人的才幹,給了第一個仆人五個塔倫特(注:古羅馬貨幣單位),給了第二個仆人兩個塔倫特,給了第三個仆人一個塔倫特。

    拿到五個塔倫特的仆人把它用於經商,並且賺到了五個塔倫特。同樣,拿到兩個塔倫特的仆人也賺到了兩個塔倫特。但是拿到一個塔倫特的仆人卻把主人的錢埋到了土裏。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主人回來與他們算賬。

    拿到五個塔倫特的仆人,帶著另外五個塔倫來到主人麵前,說:“主人,你交給我五個塔倫特,請看,我又賺了五個。”“做得好!你是一個對很多事情充滿自信的人,我會讓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現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同樣,拿到兩個塔倫特的仆人,帶著另外兩個塔倫特來了,他說:“主人,你交給我兩個塔倫特,請看,我又賺了兩個。”

    主人說:“做得好!你也是一個對一些事情充滿自信的人,我也會讓你掌管很多事情。現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最後,拿到一個塔倫特的仆人來了,他說:“主人,我知道你想成為一個強人,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收割沒有撒種的土地。我很害怕,於是把錢埋在了地下。看那裏,那兒埋著你的錢。”

    主人斥責他說:“又懶又缺德的人,你既然知道我想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收割沒有撒種的土地,那麽你就應該把錢存在銀行家那裏,讓我回來時能連本帶利地還給我。”然後他轉身對其他仆人說:“奪下他的一個塔倫特,交給那個賺了五個塔倫特的人。”“可是他已經擁有十個塔倫特了。”“凡是有的,還要給他,使他富足;但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把他奪去。”

    這個故事出自《新約·馬太福音》,它的寓意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上世紀60年代,知名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首次將“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現象歸納為“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指任何個體、群體或區域,一旦在某一個方麵(如金錢、名譽、地位等方麵)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馬太效應揭示了一個不斷增長個人和企業資源的需求原理,這一原理關係到個人的成功和生活幸福,因此它是影響企業發展和個人成功的一個重要法則。

    《新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句話:“對已經富有的人還要給予,使之錦上添花;而對一文不名的人,即使有了一文,也要強行奪走。”

    弱肉強食、優勝劣汰是自然法則。在經濟資源分配上,“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現象十分明顯:窮人變得一無所有,富人卻享有更多資源——金錢、榮譽以及地位。

    在經濟投資方麵也是如此:如果投資回報率相同,一個本錢比別人多10倍的人,收益也多10倍;股市裏的大莊家可以興風作浪,而小額投資者往往血本無歸;資本雄厚的企業可以盡情使用各種營銷手段推廣自己的產品,而小企業隻能在夾縫裏生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