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故事,講的是商人賣的貨物表裏不一,由此引申比喻某些人徒有其表。

    在商品中,有一大類商品是內外有別的,而且商品的內容很難在購買時加以檢驗。如瓶裝的酒類,盒裝的香煙,錄音、錄像帶等。人們或者看不到商品包裝內部的樣子(如香煙、雞蛋等),或者看得到、卻無法用眼睛辨別產品質量的好壞(如錄音、錄像帶)。顯然,對於這類產品,買者和賣者了解的信息是不一樣的。賣者比買者更清楚產品實際的質量情況。這種情況被經濟學稱為買者和賣者的“信息不對稱”。這時賣者很容易依仗買者對產品內部情況的不了解欺騙買者。

    在實際中,不僅出現過“敗絮其中”的情況,如在最初的農貿自由市場中,有人用土豆外麵包一層泥灰冒充鬆花蛋,而且出現過“毒藥其中”的事情,如竟有人在劣質白酒中摻上“敵敵畏”當做“茅台”賣,至使飲用者中毒身亡。這些當然是比較極端的例子。更多的是以次充好,從中牟取暴利。

    據說,前些年甚至在高級賓館或國營大商店買的茅台酒,也不見得貨真價實;偽造的雲煙和外國煙到處泛濫;假富士膠卷也曾大行其道。如此看來,消費者的地位相當脆弱,對於掌握了“信息不對稱”武器的騙子似乎毫無招架之術。

    西瓜也是一種具有信息不對稱特征的物品。賣西瓜的攤主一般都有豐富的選瓜經驗,而一般消費者則是挑瓜的門外漢。盡管攤主有時會在稱完西瓜重量後,在瓜上切一個三角口給顧客看,但一般隻有回家切開以後,才真正知道瓜皮裏的內容如何。這樣一來,豈不是消費者總要冒吃壞瓜的風險嗎?其實不然。我就總能吃上好瓜。

    每到夏天,我家附近總有若幹個瓜攤。開始時,我並不會特意到哪個瓜攤去買瓜。但我逐漸發現,有一個瓜攤的攤主與眾不同。每次賣完瓜,他總是說,“如果回去切開後不沙不甜,盡管拿回來換;別因為瓜不好以後就不到我這來了。”我還真是換過瓜。甚至有一次換瓜時間與買瓜時間相隔了一個禮拜,他也認了賬。我於是就總到他那裏買瓜。這樣,整整一夏天,我吃的都是最好的西瓜。而他也並不會吃虧,因為擁有了包括我在內的一群忠實的顧客,他的生意很是好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