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這樣一則趣事,說曆史上的道光皇帝非常簡樸,一次他的褲子破了一塊,他讓內務府打上補丁接著穿。後來褲子補好了,道光皇帝便問花了多少錢,內務府官員回答說:“一千兩白銀。”道光皇帝很吃驚,問為什麽這麽貴。內務府官員回答:“湖縐製的布料不太好找,並且很難找到花頭剛好能合在一起的,所以這麽貴。”道光皇帝聽後無可奈何。

    這個事情也許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麵來理解,一個是經濟層麵的問題:補一條褲子要花一千兩銀子,還不如花幾十兩銀子買條新的;另一個層麵是意識形態領域的問題:皇帝穿補過的褲子,這種倡導節儉的精神是多少錢也買不來的。

    在這裏我們不考慮意識層麵,單純地從經濟角度去思考問題,我們得出的結論隻有一個,那就是補褲子這事成本太高,說得直白點,就是“很不劃算”。我們在從事經濟活動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考慮“劃算”與“不劃算”的問題,也就是“成本”與“收益”的問題。

    再舉一個例子,據美國媒體報道說,早些年,鑄造1美分硬幣需要黃銅、青銅和鋅,甚至還有不鏽鋼等原料,從1982年起,開始采用以鋅為主的原料。1美分硬幣的正麵是林肯總統的頭像,背麵是林肯紀念堂。

    最初,1美分在美國可以買到1磅麵包,但隨著長年的通貨膨脹,1分錢變得越來越不值錢了。美國財政部下屬的造幣局宣布,由於金屬價格猛漲,生產1美分硬幣的成本已高達1.2美分,超過了1美分本身的價值。因此,有輿論呼籲,除非商品經濟學有某種改變,否則應當讓1美分硬幣退出貨幣市場。

    其實,“廢除1美分硬幣”運動早在1989年就出現了,該運動創始人高爾說,如今再花1.2美分去製造1美分硬幣,顯然是荒謬之舉。2002年蓋洛普公司的調查也發現,58%的美國民眾因為1美分麵值太低,收到1美分硬幣後從來不使用,而是存放在儲錢罐或抽屜裏,還有2%的人幹脆扔掉。結果,在街道、汽車、海灘,甚至垃圾堆裏都很容易發現1美分的硬幣。1美分硬幣的鑄造成本高達1.2美分,對於美國造幣局來說無疑是成本太高而收益過小。當然作為造幣局而言,並不總是以成本和效益作為考量標準。但是作為市場中的經濟人,不能不考慮到成本效益的問題。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範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比如人力、物力和財力,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稱為成本。成本是為達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應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它可用貨幣單位加以計量。在經濟學中,幾乎任何成本都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