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是個陶瓷匠,善於燒製鍋碗瓢盆。有一天李四從山上打獵回來,經過張三家門口,張三夫婦熱情招待李四去家裏吃飯,李四看到張三家的鍋碗瓢盆非常漂亮實用,於是就提出用一隻野山兔換取張三家的一套餐具,張三恰好想要改善生活,就高興地同意了,於是,兩個人都得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

    之後,張三把野兔燉成可口的肉湯,端上了飯桌。李四則用買來的鍋碗瓢盆做飯。

    其實,在不自覺的交換關係中,張三的碗盆和李四的野兔都已經成為商品。張三一套餐具的價值等同於李四的一支野兔的價值。

    現在人們的交易方式再也不是碗盆換野兔了,隻要身上帶著錢就可以在小攤或商場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但與這裏的碗盆和野兔一樣,我們買到的任何東西,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商品。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它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種屬性,並體現一定的社會生產關係。

    會做買賣,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之一。從遠古時代的物物交換到貨幣的出現,從漢唐盛世的絲綢之路到“大航海”時代,人類的發展從未離開過商品交換。從某種意義上說,商品交換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具有使用價值的物品隻有通過交換環節才能體現其價值。自從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由於社會分工不同,也就產生了商品交換。日常生活中,人們通過購買他人的商品,來滿足自己及家庭的需要。社會上的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通過交換獲得別人的勞動成果,所以商品交換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

    商品交換體現著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這兩個重要因素:簡單地說,使用價值就是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物品的效用,如張三把野兔燉成可口的肉湯端上了飯桌,實現了野兔的使用價值,李四則用買來的鍋碗瓢盆做飯,這是碗盆的使用價值。

    使用價值是商品的基本屬性之一,它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也是形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它是商品的另外一個基本屬性。

    比如空氣、陽光等自然物,以及不以交換為目的的勞動產品,像種稻為充饑、養豬為過年等小農經濟下的勞動產品,都隻有使用價值而沒有價值。我們之所以要購買某種物品,是因為這種商品具有某種使用價值。

    一般情況下,商品價格是其價值的反應。通常,買到中意的物品所花的錢數就是商品價值的基本反映。當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有時受很多因素影響,但價值是最初決定價格的基本前提。

    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是對立統一的。它們的統一性體現在:商品必須同時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商品的使用價值離不開價值,它的價值也離不開使用價值,兩者是相互依存並統一於商品中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