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幾乎沒有人不關注貨幣,也離不開貨幣。

    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

    從貨幣的定義來看,貨幣是商品,而且是特殊的商品,它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這一特殊性也恰恰反映了貨幣的本質。

    貨幣不是從來就有的,它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交換剛剛出現的時候是沒有貨幣的。當時,人們需要的物品不多,想要哪樣物品,就可以用自己擁有的物品直接去換。比如一個人狩獵時捕獲了一隻狼,但他卻需要中草藥,而另一個人恰好擁有中草藥,他想獲得肉類食品,於是這兩個人直接交換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人們需要的物品越來越多,物物交換的方法逐漸無法適應人們頻繁而大量的交換,於是人們不得不尋找一種物品作為大家所公認的交換媒介,就像雅浦島上被稱為“費”的石頭一樣,這種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貨幣。

    曆史上曾經有很多物品被作為貨幣使用,如法國人用獸皮,蒙古人用磚茶,印度原始居民用杏仁等。我國古代也曾用貝殼作為貨幣。

    經過長年的淘汰和選擇,在絕大多數社會裏,金屬逐漸取代了其他物品,作為交換中的固定媒介。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認為,貨幣必須具有實質價值,這種價值由其金屬價值決定,貨幣的實體必須以貴金屬構成。這也就是亞裏士多德樸素的金屬學說。

    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金屬貨幣同樣顯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額交易中,大量的金屬硬幣的重量和體積給人們增添了很多麻煩。而且在金屬貨幣的使用過程中,磨損的問題也不可避免。大量的黃金會在人們的手中,衣袋裏,甚至錢櫃中磨損掉。於是出現了紙幣。紙幣本身沒有任何價值,它其實是金屬貨幣的象征符號。據調查,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出現在宋朝年間我國的四川地區,這種紙幣在當時被人們稱作“交子”。

    目前世界上共有200多種紙幣,紙幣的出現大大方便了人們的交換活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