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得數日,幾家的煙煤便出來了,尤其是要送去給李氏墨坊的那超漆煙煤。這種煙煤不但墨色黑,光澤度好,更重要的是層次分明,實在是一等一的好煙煤。

    “把這超漆煙煤直接送到墨軒你九叔公那裏,他自會知道怎麽處理的。”李老掌櫃叮囑著貞娘道。

    “嗯。”貞娘點點頭。然後給各家送煙煤去。

    先去程家,交了墨煙,便全了承諾,程家更是付足了工錢,貞娘不收都不行,貞娘也就卻之不恭了,隨後貞娘便進了李家墨軒。

    七祖母和九叔公俱在。

    “見過七祖母和九叔公。”貞娘規規矩矩的盡了禮節,然後把煙煤交給九叔公。

    李金和看了看煙煤,果然較上次的還好,他心裏認定這是李金水弄出來的,自是感歎,在製墨上,老八的本事,不服不行啊。

    “七嫂,這次和墨我親自動手吧。”李金和衝著那七老夫人道,實在是這關係著新煙煤配方的問題,自要慎重一點。

    “那是再好也不過了,就辛苦九叔了。”那七老夫人點點頭。

    “七嫂客氣,是老九應當的,隻是如今這歲月不饒人哪,不比以前了,輕膠十萬杵,這杵搗的事情我幹不了嘍。”李金和頗有些感慨的道。

    “是啊,我們都老了,以後這墨業是小一輩們的天下了。”七老夫人道,語氣中微微有些失落,羅家有羅文謙,程家有程大約,這兩家坊裏弟子,更是人才輩出,倒是他們李氏,如今還是老一輩頂著,小輩的沒一個有出息的。

    李氏墨業已是夕陽落日。

    貞娘在一邊眼觀鼻子鼻觀心,兩位長輩的話,她沒有插嘴的餘地,其實李氏墨業現在在努力也來得及,羅氏墨業雖然輝煌,但如今已是嘉靖四十三年了,到得今年臘月,受嚴世蕃牽連,羅氏墨業隻能煙消雲散。

    而程家,人才輩出不假,但人才太多亦會造成內亂,貞娘記得大約應該是在接下來隆慶朝末年到萬曆初年,程家傑出的弟子方於魯離開了程家,創了方氏墨坊,更在萬曆十幾年時,早於程家刊出了方氏墨譜,可以說,在萬曆年間,整個徽州製墨業兩雄就出來了,就是方氏於程氏。

    可在嘉靖之後,萬曆之前,隆慶這六年,卻正是徽州墨業一片混亂之時。

    而這時期正是李家的機會。

    想著,貞娘心中都不由的一陣激蕩,一個製墨人,能生在這個墨業的盛世,於願已足啊。

    此時李金和將煙煤收到一邊,然後讓夥計拿出鈔來付錢,按老規矩,貞娘這回仍得了一萬多錢。

    當然,有一點大家心照不宣,都知道這是新煙煤配方燒出來的煙煤,如果李家滿意的話,那想要這配方就得另外付錢買,這親兄弟明算賬,當然,這得等這些煙煤製出墨後才說。

    “貞娘,家裏人還好吧?”七祖母神色平緩的問。

    “托七祖母的福,都好,阿爹如今在蘇州,也能吃苦做事,算得上浪子回頭,爺爺奶奶沒事就在城門洞溜灣兒,跟鄰裏也甚是相得,娘親脾氣不好,老是跟人吵架,不過每吵一回便被奶奶熊一頓,如今倒是能沉得住氣了,哥哥嫂嫂為家計奔忙,倒也和美,小弟如今也能幫著家裏做事,不過這小子鑽錢眼,沒錢的話做事出工不出力,常挨打,小笑官如今會說話了,他最先會叫的是我這個姑姑……”

    貞娘笑嘻嘻的把家裏的事說了個全。

    七祖母倒是叫貞娘這一通話逗樂了,轉臉衝著李金和道:“老九啊,這些年,看來倒是老八逍遙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