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型男校長”的學校裏讀書期間,還發生了第二件大事,我覺得有必要重新開辟一個章節來專門討論它。

    我之前提到過,在我們帶有宗教色彩的教學課堂中,“鮮血”兩個字曾在聖歌中反複出現。這些詞語隻有象征意義,校長使用它們的目的是為了表達他的宗教狂熱。然而,我隻熟悉這個名詞的慣常用法,聽到“鮮血”這兩個字,我隻會下意識地想起它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在這裏,我可以就鮮血這個話題好好談一下自己的想法。我發現很多人對鮮血有種莫名的討厭感,並且程度如此之深,以至於一旦看到或聞到鮮血便會不自覺地眩暈或反胃。我早就從同學間的打架鬥毆中觀察到了這種奇怪現象。我當時感到十分迷惑,並且一直迷惑到現在。在我看來,鮮血的顏色根本算不上難看,它色澤明亮、飽滿,人們在其他物體上看到這種顏色時並不會感到不安,比如,暈血之人也能佩戴鮮紅色的圍巾。我們也不能用鮮血散發出的味道來解釋反胃,要知道鮮血的氣味並不難聞,更何況人們根本察覺不到少量血液所散發出的味道。對於如何解釋厭血,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人們通常會下意識地把鮮血同死亡或忍受痛苦聯係在一起。對於死亡這個話題,我會在後麵的章節裏詳細闡述自己的觀點。

    我一點都不討厭鮮血,恰恰相反,我為之著迷。根據我觀察,隻有極少人讚同我的這種感覺。當第一眼看到鮮血從體內流出這種場景時,我就能體驗到一種興奮,而其他人卻在躲避。在此情況下,我並不認為自己是異類,在鮮血麵前捂住眼睛的人算是瞎子,瞎子才不是正常人。

    我之前提到,放學後,同學經常在學校附近的巷子裏打架鬥毆。雖然我不是積極的參與者,但我會充當最前排的觀眾。這些打鬥不算凶殘,不像拳擊手對壘那樣令人期待,但是每當有對手捂著流血的鼻子敗下陣來時,我會刻意走到他身旁,仔細觀察鮮紅色的液體濺落在地上,並感到十分滿足。

    眾多同學中隻有一個人能理解我的這種感覺,他叫約翰遜,他的父親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家豬肉店。那是一家窮人開的肉店,用臉盆來盛煮熟的豬肉和豌豆布丁。據我所知,如今豌豆布丁這種食物已經絕跡了,因為製作配方早已連同那種類型的豬肉店鋪都消失殆盡了(職業屠夫才持有這種獨家秘方)。在約翰遜父親的肉店裏,還可以買到豬肉臘腸或油炸肉丸之類的食物。

    “型男校長”偶爾會通過隱喻來展示一下幽默細胞,他有時故意把小約翰遜稱為約翰遜醫生。聽到這個俏皮話後,所有同學都會放聲大笑,我們的笑點在於:校長就像是國王,他的王位麵臨著被推翻的危險,他隨時都有可能被送上斷頭台;而我們就像一群察言觀色的大臣,隨時找機會拍馬屁。盡管小約翰遜故意裝出十分得意的樣子,仿佛自己真的成了莎士比亞的朋友,不過我們當時的確不曉得約翰遜博士1到底是哪位曆史人物。

    每當我放學回家經過小約翰遜家的店鋪,小約翰遜總是對我十分友好,偶爾還會把我拉進屋裏,這時,他滿麵紅光的父親就會順便從冒著熱氣的鍋裏撈出一些碎肉,用報紙打包後送給我。我會在回家的路上大口咀嚼報紙裏的豬肉。如果母親發現我的吃相,她肯定會被我這種鄉下人般的舉止給嚇到。不過我從未讓她發現,我很享受這些亂七八糟的食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