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期,黨的十三大報告提出要“加強對黨的領導人的監督和製約,”黨的十四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建立有效防範以權謀私等腐敗現象的“約束機製”,黨的十五大報告再次提出“要深化改革,完善監督製度,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權力的製約機製。”黨的十六大報告進一步指出:“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製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製,從決策和執行等環節加強對權力的監督,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取利益。”這一係列重大舉措,標誌著通過對曆史經驗的總結和現實狀況的思考,我們黨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需要,已經把建立健全有效的製約監督機製的問題提到了黨的建設的重要議事日程。這既體現了我們黨作為一個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無產階級政黨的鄭重姿態,又為我們強化黨內製約監督機製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

    2.黨內監督製度建設的地位

    對於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來說,其製約監督機製通常由以下四個方麵構成:一是黨作為人民群眾的領導者和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必須密切聯係人民群眾,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製約監督;二是黨作為一個政治組織,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自覺接受國家權力機關的製約監督;

    三是黨作為一個執政黨,必須尊重民主黨派的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民主黨派的製約監督;四是黨作為一個組織嚴密的政治集團,必須建立健全黨內製約監督機製,自覺進行自我約束。這四個方麵對於確保執政黨權力的合理運行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從目前條件看,其中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執政黨內部的製約監督機製。隻有執政黨內部的製約監督機製健全完善,其他方麵對執政黨的製約監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1)從人民群眾對黨的監督看黨內監督製度建設的地位

    在我們國家,執政黨是人民群眾的領導者和人民利益的代表者。黨能否很好地擔負起此項重任,取決於黨的決策層的政治品格和認識水平。在現實生活當中,由於主客觀方麵的多種原因,盡管黨的決策層在行使自己的權力時,原則上都奉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然而實際上並非黨的決策層所製定的方針政策和具體措施都能準確地反映人民的利益。即使每個決策者都力求忠實於人民的利益,也難免出現失誤。僅僅依靠決策者的“信念、忠誠和其他優秀的精神品質,這在政治上是完全不嚴肅的。”另外,鑒於前蘇聯的教訓,缺乏人民監督,正是蘇共黨內上層特別是最高領導人蛻化變質、背叛人民利益的重要原因。因而黨要真正把人民利益作為自己全部活動的基點和歸宿,就必須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的聯係,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製約監督。然而人民群眾隻有反映問題、提出意見的權利,沒有直接幹預黨內事務、處理黨內問題的權利,他們對黨及其決策者的製約監督的權威性和有效性是以黨內製約監督機製為依托的。加強人民監督的有效性和拓寬人民參與監督的渠道是一個新的課題,帶有根本的性質。同時,隻有建立健全有效的黨內製約監督機製,才能使黨的決策者及時準確地反映人民群眾的意願和要求,也隻有把黨的決策者置於黨的製約監督之下,才能使錯誤的決策一經發現,便得到及時糾正。

    (2)從國家機關對黨的監督看黨內監督製度建設的地位

    在我們國家,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其各級領導機關從法理上講雖然不屬於國家機構的組成部分,但國家的立法、行政、司法工作都是在黨的領導下進行的,黨的執政活動同國家機構的管理活動緊密聯係在一起,作為各級國家機關的政治靈魂和領導核心,黨始終擁有決定國家前途和命運的實質性權力,因而黨製定的路線方針政策正確與否,不僅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而且關係到國家的安危治亂。這就使各級國家機關特別是人民代表機關依法對黨的各級組織實施製約監督有了必要,正如鄧小平指出的那樣:“我們要堅持共產黨的領導,當然也要有監督,有製約。”然而,人民代表機關對黨實行製約監督的機製不是自發形成的,而是在黨的領導下建立起來的,黨對這種製約監督機製建設的領導,又是以黨內製約監督機製建設的實際經驗為基礎的。由於人民代表機關的工作都是在黨的領導下展開的,如果黨內民主政治生活不正常,以致形成了家長製、一言堂,那麽人民代表機關對黨的製約監督便失去了可能。因此,隻有抓住黨內製約監督機製建設這個關鍵環節,確保黨內民主政治生活健康正常,才能有力地推動人民代表機關對執政黨的製約監督機製建設,並使其發揮現實的效力。

    (3)從民主黨派對黨的監督看黨內監督製度建設的地位

    在我們國家,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關係既不是在朝在野的關係,也不是台上台下的關係,而是執政與參政的關係,一黨領導與多黨合作的關係。民主黨派對共產黨的製約監督,有助於黨集思廣益,製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並保證其有效貫徹;有助於黨虛心接受批評、意見和建議,及時發現和糾正工作中的失誤。但是,離開了執政黨內部的製約監督,民主黨派的製約監督就會變得蒼白無力。我們黨曆次失誤的糾正最終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並在階級和群眾的支持幫助下完成的。這一事實本身也說明,要保證執政黨權力的合理運行,最有效的途徑還是加強黨內製約監督機製建設。

    由於我們黨對整個國家製約監督機製建設的領導是以黨內製約監督機製建設的實際經驗為基礎的,由於黨內製約監督機製建設在整個國家製約監督機製建設中處於核心的地位,黨內製約監督機製的狀況直接決定著黨群、黨政、黨際之間製約監督機製的狀況。因此,加強黨內製約監督機製建設本身就是對整個國家製約監督機製建設的一個有力推動。現階段,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過程中,隻有抓住黨內製約監督機製建設這個中心環節,才能通過黨對國家政治生活的領導,通過黨組織對其他社會組織的示範作用,通過廣大黨員製約監督意識對人民群眾的影響來推進整個國家的製約監督機製建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