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宋錚反應敏捷,在看出郎正淳的意思後,追加了一條:商貿行每開一處分行,三年內免稅。

    成都春來早。出了正月沒幾天,天氣就慢慢轉暖。梅花如同報春的使者,在乍暖還寒的時候盛開。到了二月中下旬,郊外已是綠色盈野了。

    翠浮觀的清靜殿前,兩個俏麗的女道姑簇擁在梅花樹下,言笑晏晏,任由粉紅的落英灑滿肩頭。這一刻,清靜殿也因著兩個女子,散發出一種明豔之色。

    清靜殿不清靜?孫不二倒不覺得,在她看來,無論是李邕熙還是蘇蟬,就像自己的兩個孩子,讓她在枯燥的經義之中,尋到了人間天倫的溫暖。

    這一刻,她正坐在台階上的椅子上,微笑地看著兩個賞花女子,滿麵的慈愛之色。她身後的兩個女弟子,正豔羨地看著兩個嬌客。

    殿外其樂融融,殿側的東廂房裏卻不怎麽和睦。李元震氣哼哼地看著對麵而坐的宋錚,覺得眼前的笑臉頗為討厭。

    “你還真行啊,居然想到這種辦法!你這腦筋也太好使了吧!”李元震沒好氣地道。

    原來,蘇蟬被蔣魁關到成都南郊一所隱秘的小院子裏,倒沒受什麽虐待。宋錚在救出蘇蟬後不久,就找熙兒商量,讓蘇蟬上道觀來陪她。言外之意:大家既然以後都是一家人,先親近親近。

    熙兒早知道姐妹眾多,醋勁兒倒不大。尤其是當她聽說蘇蟬的身世後,立時生出可憐之心,還掉了幾滴眼淚。對於蘇蟬來陪她,也很高興。李元震雖對她關懷備至,但畢竟不方便。而孫不二的那幾個女弟子,對熙兒尊敬有加,卻無法傾心交談什麽。如果蘇蟬來了,倒真是一個伴兒。

    李元震則非常不爽。熙兒是堂堂的西夏公主,卻與一個風塵女子作伴,怎麽想都別扭。雖說熙兒已經入了道教,但身份在那裏擺著,不能隨便與人稱姐妹的。

    對此,宋錚直撇嘴:公主稀奇嗎?我家裏還有兩個呢。熙兒都不在意,你這個“外人”反對個什麽勁兒啊。

    當然,李元震是他半個老丈人,宋錚也不會去激怒他,而是曲線救國。他找到了清靜散人,說蘇蟬願意拜散人為師,學習道教。清靜散人是方外之人,沒什麽門戶之見,何況宋錚有重陽令,便答應下來。

    於是,蘇蟬洗盡鉛華,穿上道袍,前來向孫不二拜師,顯得極為乖巧可人。孫不二甚喜,原本有點不樂意的心思,也盡去了。她還給蘇蟬起了道號,名為玄靜。李邕熙的道號是玄清,蘇蟬的道號是玄靜。兩人合起來,正是清靜二字,可見孫不二對蘇蟬很滿意的。

    在蘇蟬的巧妙迎合下,熙兒與其一見如故,很快兩個人就成了好姐妹,跑到梅花樹下說起了悄悄話。

    清靜散人是熙兒的恩師,李元震也對其十分尊敬。對於孫不二收蘇蟬為徒,李元震也阻攔不得,所以,把怨氣全撒到了宋錚身上。

    聽到李元震的諷刺,宋錚嘿嘿一笑,“李叔叔,這可不怨我。蟬兒有向道之心,早就慕散人之名,今日拜在散人門下,也算是了一樁心事。”

    “還在狡辯!”李元震氣道,“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打什麽心思,你不是想讓那個蘇蟬和我們一塊兒去大齊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