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摸透郎正淳的心思,其實並不難。為帝王者,所在乎者有二,一曰尊嚴,二曰利益。尊嚴者,帝王就是受人膜拜,受人尊敬的。利益者,必須對自己有利,對國家有利。

    說白了,就是最好什麽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思來,最好是想讓別人幹什麽,別人就得幹什麽。當臣子的,要老老實實地按著帝王的心思行事。

    宋錚是外臣,自然不需要對蜀國效忠,也不能處處順著郎正淳的意思幹,不然,連怎麽死的都不知道。不過,宋錚也有辦法。你不是要麵子麽?那太好說了,我就把姿態放低點,恭恭敬敬,不恃功而驕,再加上多拍點有質量的馬屁,自然就能給你順氣。

    至於利益,宋錚也不求那麽多:就是把盟約簽了,順帶著讓匯通商貿行進入,那就行了。盟約不求齊國沾什麽便宜,雙方對等,不分孰高孰低。至於商貿行,也好辦,請你們蜀國皇室入股,派人監督,我們隻負責經營管理,大家有錢賺就行。至於賞賜之類的,你們自己看著辦,反正落不到我手裏。

    宋錚拍了一會兒馬屁後,終於給郎正淳順了氣。接著,便把自己擬好的章程送給郎正淳禦覽。

    郎正淳看了看,具體的章程與宋錚先前所提,沒什麽變化,屬於你好我也好的那種。具體的說,就是雙方互設正使,加強往來。碰到皇子誕生、新皇登基、太後賓天之類,互致國書道賀或者哀悼。而且,雙方約定,使團派遣,不受國與國關係的影響。

    這種事誰也說不上誰沾光吃虧,隻是建立一個溝通的渠道。當年前宋與遼國,就是這麽幹的,有前例可尋。以後世的眼光來看,這相當於國與國之間正式建交。

    至於匯通商貿行,郎正淳有些猶豫。不過,宋錚想得很周全。在詳細向郎正淳解釋了匯通商貿行的運行機製後,宋錚提出的一係列措施,主動接受蜀國監督。最重要的是,讓蜀國皇室入股,所得利潤按股分配,這相當於給蜀國皇帝一個生財渠道。

    誰說皇帝不缺錢?曆代皇帝都有自己的產業,作為自己的小金庫,不然的話,皇帝幹點什麽事,還要與大臣商量後才能動用公款,豈不煩死?

    當然,宋錚也不是這麽大公無私,在隱晦地點出匯通商貿行是自己的買賣後,郎正淳也就默不作聲地點了點頭。

    這一下,郎正淳心理平衡了:我允許你宋錚在我蜀國做買賣賺錢,就是對你最大的賞賜了。好處給了你,你這恩情我也嚐還了。

    彼此合作,有錢一起賺,皆大歡喜。

    按照宋錚的想法,匯通商貿行可比虛頭巴腦的互致國書之類的,要實惠得多。有了蜀國皇室的支持,匯通商貿行可以在蜀國遍地開花。如此以來,匯通商貿行可以控製蜀國的商品流通,蜀國的一切經濟情報,再無秘密可言。假以時日,能變相地控製蜀國經濟也說不定。

    倒不是郎正淳不精明,隻是他沒有宋錚這種超前的經濟思想。宋錚畫的餡餅太誘人了,在宋錚提出納稅百分之二十後,郎正淳連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以至宋錚離開大業殿後,暗自抽了自己兩個嘴巴。早知道這樣,還不如把稅率減少一點,比如百分之十啥的,那可就賺大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