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奎先是一怔,臉上現出惱怒之色。這宋錚,臨到最後時刻,還要提醒自己,他已經饒了自己兩次,真是辱人過甚。

    小皇帝和黃元度、逄檜自然不知道宋錚的含義,還當宋錚在數數呢。

    就在這時,宋錚伸出三根手指頭,大喝一聲“三”。接著,親衛組與己組三十三名軍士,齊齊向前撲去。

    韓奎心思電轉,難道宋錚是為了數數,不是為了羞辱自己?不過,此時已經容不得他多想了,隻有瞪大了眼睛,死命地盯著宋錚。此時,卻見眼前一道金光閃過,令他有些目盲。原來,竟然是那名手持金色令牌的軍士,把太陽的反光,照進了韓奎的眼睛裏。雖然不太明亮,但足以讓韓奎眼睛眯了一下。

    宋錚的這一次衝鋒,並沒有衝在最前麵,而是站在原地沒動,反倒是他身邊的兩名長槍兵都衝在了他前麵去了。韓奎努力辨清對方軍士,正要揮戟迎戰時,宋錚的庚組,竟然都將兵器向前拋了出去。

    這些兵器非常雜亂,而且一點章法也沒有。雖然極為密集,但拋的力道卻很小,高度全集中在韓奎的頭胸部位,在陽光的照射下,明晃晃的。

    韓奎想也不想,就運起大戟,在胸前旋轉起來,將這些兵器磕落。還沒等韓奎再看明白,眼前便騰起一道黑影,直接從他頭頂上越了過去。全場齊齊發出一聲驚呼,韓奎暗道不好,急忙探戟,卻已經來不及了。

    原來,韓奎先被黃金令照得兩眼模糊,又被雜亂的兵器阻擋視線。趨著這個機會,宋錚身邊的兩名長槍兵迅速停步,相互抓住對方的槍頭,將兩杆槍並攏起來。宋錚一個助跑,一腳踏了上去,緊接著身子奮力一縱,離地足有一丈半高,竟然從韓奎的頭頂躍了過去。

    就在這時,那名手持狀元令牌的神行小組成員,將令牌向著宋錚的方向高高拋起。宋錚連身子也沒回,就聽風辨位,向身後一抓,把令牌抓到手中。

    身在空中的宋錚半團起軀體,滾落而下。落地後,一個前滾翻後,便單膝跪地,雙手把令牌捧過頭頂,高喝一聲,“山東路武進士宋錚,上交武狀元令!”

    寂靜,死一般的寂靜。連場上正欲奮身下搏的軍士都停了下來,怔怔地望著這邊。

    數息之後,不知是誰帶頭,喊了一聲“好!”緊接著,全場掌聲雷動,喊“好”聲不絕。

    小皇帝從愣神中緩過來,滿臉激動之色,“宋進士,幹得漂亮!一人不傷,飛躍得勝門,大智也!大勇也!”

    ——

    宋錚奪得武狀元令,創造了大齊朝數個第一。主將年齡最小,方式最獨特,死傷人數最少,如果算上宋錚的文舉身份,他也是第一個拿了文舉又得到武狀元令的人。

    逄瑛龍顏大悅,當即兌現諾言。宋錚為皇宮教習,皇城司內司千戶統領。不但如此,逄瑛又拿出五千兩銀子,其中兩千兩賜給宋錚個人,三千兩賞贈今日比鬥的軍士。

    韓奎因其勇烈,被封為裨將,都衛軍掌兵千戶。皇命下達,韓奎滿眼熱淚,叩頭不已。小皇帝對宋錚和韓奎各自勉勵一番後,擺駕回宮。黃元度、逄檜和逄通都離開了武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