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宋錚作考慮狀,問道:“貴教教主現在是丹陽子還是長真子?宗門現在何處?”之所以有此問,是因為宋錚不知現在丹陽子馬鈺是否已經去世。曆史上,丹陽子馬鈺、長真子譚處端、長生子劉處玄輪流做莊,然後才輪到丘處機。另外,按照記載,全真教的宗門是在陝西終南山。然而,陝西目前是西夏的地盤,不知道王重陽還會不會把宗門安在那裏。

    長春子驚道:“原來小郎對我全真竟如此了解!果真是書生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我大師兄丹陽子去年剛剛去世,現在二師兄長真子為掌教。我宗門位於嵩山之東麓的太虛觀,現在,二師兄與清靜散人(即孫不二、馬鈺之妻)在太虛觀中。長生子在宿州清雲觀,玉陽子(王處一)在陝西終南山伏龍觀,廣寧子(郝大通)在真定府之十方院。我便在常道觀中。另外,我幾日前接到清靜散人來信,稱其要到蜀地遊曆,要為我全真盡一番力量。”

    長春子將其師兄弟幾個的去處,交待得清清楚楚。從長春子所說來看,全真教其誌不小。全真七子中,長真子坐鎮中嶽嵩山所在之河南,長生子在安徽,長春子在山東。而玉陽子和廣寧子分別在西夏和大金。可以說,王重陽的這幾個弟子,為了傳教,可謂不遺餘力。

    接下來,長春子將整個全真教的規模說了一遍。經過王重陽和七子的不懈努力,全真教的實力現在頗為可觀。現總共有三十多座道觀。原來,全真教道觀分為母觀和子觀。除了長真子現在常駐太虛觀外,其餘諸人,一年大部分時間竟然都在各個“子觀”中輪流講法。以長春子來講,常道觀為“母觀”,他一年中有三四個月呆在這裏,其餘的時間,便在他掌下的九個“子觀”中說法講道。原來的時候,長春子以全真教的發達之地——全真堂為“母觀”,不過,自從去年丹陽子去世後,全真教領軍人物少了一位,長春子不得不多管了兩個道觀,為了宣揚道法方便,便將“母觀”改設在常道觀,正因如此,常道觀的人數並不多,沒有“母觀”應有的大氣。

    了解到全真教的規模後,宋錚暗自心喜,沒想到全真教現在已經發展到了如此局麵。一個道觀就是一個據點,如果和全真道士們搞好關係,以後就算跑路,也多了許多個落腳點。再說,道觀這樣的地方,一般建在山林之中,極方便隱身。另外,道士們每天見到的都是些三教九流的人物,消息方麵肯定非常靈通,應該不次於酒樓飯肆這樣的地方。利用好的話,其打聽消息的本事,應該不下於暗鷹和皇城司。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