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韓關係的曆史回顧

    中韓兩國一水相連、國土毗鄰,其友誼源遠流長,至今已有兩千餘年的交往。7世紀中國唐朝與朝鮮半島上的新羅國就結成政治同盟,為統一朝鮮半島奠定了基礎。16世紀和17世紀中韓兩國人民曾並肩作戰,抗擊日本和沙皇俄國的進攻。近百年來,兩國人民又共同反抗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侵略、壓迫和剝削,共同鬥爭,相互支持,並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文化上,兩國屬於一個漢字文化圈。韓國曾長期使用漢字,後來創造出用漢字的音或意標識韓語的吏讀方法。11世紀中國發明了活字印刷,13世紀韓國又發明了銅活字,兩國對東方與世界文明都做出過自己的貢獻。在思想體係上,兩國都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在思維方式、觀念、氣質、情感、文化內涵及對和平的追求等諸多方麵有許許多多相似之處。這種種基於東方文化背景所產生的共同點,表明兩國人民的友誼是根深蒂固的。盡管由於冷戰的客觀因素導致兩國人民幾十年的隔絕,但這在悠悠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僅僅是一瞬間,絲毫不會影響兩國人民的深情厚誼。

    二戰結束後,兩國關係經曆了以下幾個不同的曆史階段:

    第一階段(1945—1973),兩國處於敵對、隔絕狀態。1949年朝鮮半島擺脫日本統治後,根據美蘇協議將半島分割成南北兩部分。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與朝鮮建立了外交關係,韓國也與台灣建立了外交關係。朝鮮戰爭爆發後,朝鮮得到了蘇聯、中國的支持,韓國得到美國的支持。朝鮮戰爭加深了南北之間的對立情緒,也造成了中韓兩國之間的對立和外交上互不承認,人民斷絕往來。

    第二階段(1973—1988),非政治性的民間關係得到一定發展。1972年後隨著尼克鬆訪華,中美、中日關係的發展,從而帶動了整個亞太區域形勢的改善。1973年韓國樸正熙通過著名的“六·二三宣言”,對包括中、蘇在內的共產黨國家實行“門戶開放政策”,提出“朋友的朋友也是朋友”的觀點,強調在政治與經濟分開的前提下,可以發展經濟文化等各種關係。從而使中、韓在發展非政治性關係方麵取得了某些進展。例如中國駐外官員同韓國外交官進行接觸,中國允許駐香港及駐國際機構的官員為談判或參加國際會議去韓國。1974年9月,中韓建立郵電通信聯係。1975年,居住在中國的韓國僑民或朝鮮族居民,可以到韓國探親訪友,持有韓國官方護照的人也可到中國參加各種國際會議或從事各種訓練。

    1978年以來中國加速了改革開放的步伐,積極努力發展與包括韓國在內的周邊國家的關係。1983年全鬥煥總統上台後,推出“北方政策”,積極推行與蘇、中關係正常化的方針。1984年,中國政府首次公開表示同韓國發展民間外交的願望以來,兩國民間就有了多方麵、多層次的頻繁交往。中韓在貿易、體育、文化等非政治性民間外交往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84年韓國網球代表隊參加了在中國雲南省昆明市舉行的國際比賽;中國則公開宣布並參加了1986年韓國漢城亞運會和1988年漢城奧運會。1983年5月中國民航總局局長親自到韓國解決6名暴徒劫持民航飛機事件。1979年以來,兩國通過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開展間接貿易。雙方貿易額逐漸擴大並逐步轉化為直接貿易。1983年以後兩國的學術文化交流也頻繁起來,如1985年4月中國參加在漢城舉辦的亞太經社理事會舉辦的世界青年大會;10月中國又參加在漢城舉行的第十屆國際貨幣基金及世界銀行聯合年會。

    第三階段(1988—1992),韓中關係開始向正常化方向發展。在國際形勢緩和的大氣候下,中韓關係改善加快了步伐。1988年韓國盧泰愚總統上任,繼續推行“北方政策”。同年7月發表《關於民族自尊和統一繁榮的特別宣言》(又稱“七·七宣言”),表示要擴大同包括中、蘇在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關係,特別是爭取與中蘇建交,加入聯合國。同年中國派大型體育代表團參加漢城奧運會。會後,中國政府正式邀請韓國參加廣州貿易交流會。1989年5月,亞洲開發銀行在北京開會,韓國金融部長應邀參加。同時,兩國經濟代表團互訪並開始直接經貿洽談。不久,威海至仁川、上海至金山、天津至漢城的海空航線相繼開通,擴大了兩國的經貿關係。1991年中韓經過多次談判同意分別在對方設立貿易處,並具有領事職能。同年9月,雙方外長在聯大會議期間舉行第一次官方會談,此後又舉行了第二、三次會談,雙方認為兩國關係正常化已指日可待,並願意為此而共同努力。1992年8月24日,中韓正式發表建交公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