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看著哭得如此傷心的胤禛,心理也不免動容,再看看身旁的繼位皇子,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毫無悲傷之色,尤其是皇太子更是如此,這讓康熙十分不滿。康熙走到胤禛的身邊,撫摸著胤禛的頭,一邊安慰他,一邊跟他說出了完婚的想法。

    胤禛不同意,想要為懿皇後守孝。按照大清的禮法,至親去世,子嗣如果不能在三個月內完婚,就要守孝三年。但康熙怎麽舍得讓自己的兒子獨守三年。於是安葬了懿皇後,康熙三十年(1691年)八月十六日,胤禛奉父命與那拉氏結婚。

    那拉氏是滿洲正白旗費揚古的女兒,費揚古是步軍統領,戰功赫赫,是當朝一名大將,也是朝中的權臣之一。完婚的當天,胤禛看到新娘子長得也算秀麗,心內的一塊大石總算落地。沒想到這位新娘子卻從娘家帶過來一名十二三歲的貼身侍女青兒。胤禛年歲本就不大,看到這個聰明伶俐,長相俊俏的小丫頭心理也生出了歡喜之感。於是大婚的當天夜裏,胤禛打破祖製,竟然三個人一起喝下了交杯酒。

    婚後沒多久,康熙帝就給胤禛安排了人物,讓他代替聖駕,前往五台山進香拜佛。胤禛自從懿皇後死後,一直心情抑鬱,謹言慎行。此次出宮,他隻帶了幾個侍從,喬裝打扮前往舞台上。

    眼看著天色已晚,隨行的侍從問胤禛住在哪裏,胤禛隨口作答,讓隨行的奴才王子才安排。王子才帶著胤禛來到了一個別致的客棧,此處是康熙出訪時經常留宿的一家客棧。沒想到胤禛在此處碰到了年羹堯一家。

    年羹堯與易名的胤禛秉燭夜談,相交甚歡。胤禛更是對剛剛在閣樓上看到的年家小姐年霓裳念念不忘。年家到此也是前往五台山,卻不想是來相親。原來年家與當今朝中要員已經結下姻緣,將年霓裳許配給了當朝太子太傅大學士張英的長子張廷玉。

    胤禛喜歡年霓裳,聽聞這個消息自然有點吃醋,可是別人結親在先,他隻能自歎自己和這位年小姐無緣。沒想到第二日他竟然在五台山的佛寺裏遇到了張廷玉。打聽過後才知道張廷玉不喜歡將自己的婚姻與政治聯係起來,因此對這個因緣一點興趣都沒有,到此處就是想躲避年家。

    胤禛見張廷玉雖然出身名門,父親歸為當朝一品大員,卻毫不勢利,因此從心裏不禁對張廷玉生出好感。再加上張廷玉不喜歡與年家的聯姻,也就意味著自己中意的年霓裳還有機會,心裏十分高興。

    胤禛在五台山住了一段時間,也該是反京的時候了,但胤禛忘不了年霓裳,便帶著隨從一路來到了太原。胤禛找到年府,與年羹堯結為了朋友,還獲得了年霓裳的芳心。就在這時,年羹堯的父親受到了太子的密旨,讓他暗中處死胤禛。

    年霓裳得知消息,聯合自己的哥哥年羹堯暗中放走了胤禛。臨走之前他和年霓裳兩個人互留了信物,依依不舍地分別了。

    胤禛一路逃難,逃到了鄉寧,卻被當地的知縣田文鏡抓捕。田文鏡早就接到了年府送過來的文書,讓他捉拿朝廷侵犯甘鳳池的同黨。胤禛亮明自己的身份,跟田文鏡分析了時下的形式,不管田文鏡是殺了胤禛還是留下胤禛,日子都不會好過。田文鏡為了不讓後世之人罵自己,最終決定拚了身家性命也要保護胤禛。

    田文鏡剛剛做完決定,第二天便接到了從年遐齡那裏轉來的朝廷批奏,為防止路途發生不測,將案犯審訊完畢就地斬首,不必解往京城。

    田文鏡看完批奏,轉念一想,便想到了解救四阿哥的辦法。

    胤禛被田文鏡關進了牢房,裏麵有三個蓬頭垢麵,衣衫破爛的老者,不用想,這三個人一定是他們抓來的江湖匪人甘鳳池的同黨。

    胤禛從聊天之中得知此三人是前朝明太子永王的追隨者,勵誌要反清複明。就在三人談話之際,獄卒送來了最後的酒菜,吃完之後便要將三人就地正法。

    三個人商議著是不是要將反清複明所用的經費,一些寶物交給胤禛,讓其轉交給甘鳳池。旁邊一位年長的老者,讓胤禛發誓會將這批寶物轉交給甘鳳池。胤禛照做。胤禛從老者手裏拿到一張類似地圖的東西,老者剛要說話,卻被獄卒拽出去了。

    胤禛沒看出什麽破綻,隻好將地圖裝到了衣服裏。恰在這時,田文鏡走了進來,安排胤禛趕緊避開眾人,回到京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