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俐想了好久,赫然記起到底從哪裏看到“和盛玉”這個名字了。

    那似乎就是南之易之前那個被查封的橫向基金項目,所涉及到的玉米種子。

    她趕快翻出之前解除查封時候關於南之易手上項目的資料。

    一看,果不其然。

    黃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區,種植玉米麵積約六百多萬公頃,約占全國百分之三十以上,其中,海東、邛南兩個北方農業大省,種植玉米有三百多萬公頃,達到黃淮海平原的一半以上。

    南之易手裏的一個橫向資金項目,其資金的來源,正好是在海東、邛南夏播玉米種子市場裏,有一席之地的和盛種業。

    而南之易這些年正在攻堅的難題,是幫助和盛解決關於高溫狀態下他們公司主打的玉米品種“和盛玉”結實性和籽粒大小受到影響的問題。

    和盛種業的玉米種子和盛玉,抗旱、不易倒伏、產量高,隻是高溫狀態下結實率不高,粒籽偏小。

    品優千號高溫易感瘟,和盛玉高溫結實偏差,這兩個問題,仿佛都跟高溫有關!

    如果南之易成功,本來在這一區域有些舉步維艱的和盛公司,說不定會士氣大漲。

    這個時候,如果偏偏爆出南之易主導研究過的種子高溫下易感瘟的致命缺陷,讓農民“正好”知道試圖解決“和盛玉”種子高溫問題的也是南之易,以訛傳訛下,恐怕會移花接木到“和盛玉”也會絕收。

    而能借著訴訟惡心南之易幾把,動不動就查封他的賬戶,影響他的工作進程,拖慢項目進展,顯然也是付出高額律師費和凍結六千萬流動款的附贈品了。

    這最後一封郵件的末尾,則是田正言查到的昌瓴和盛謙和的關係。

    坊間傳聞說,這兩人早期是合作關係,後來卻好像鬧崩了,甚至還出現過在商務部組織的和國外專家交流會上,互相頂牛你來我往的一通爭辯,會議完了,還差點幹架的事跡。

    都是身家億萬的有頭有臉的人物,能在公開場合擼起袖子鬧起來,想必這二人之間,不是什麽三言兩語就能化解開來的小矛盾。

    所以,田正言做出了昌瓴之所以設局陷害南之易,其實是在針對盛謙和的推理。

    這也是南之易和山崎種業除了品優千號以外的第二個聯係點!

    等看完資料,淩俐忙給田正言去了電話。

    田正言並沒有接起來,響鈴隻有便掛斷。

    半分鍾後,他發來簡短的一段信息:五天後,去海東取證,我們去找盛謙和。

    ————

    馬上就要啟程,又是第一次去北方,淩俐不知道該帶些什麽行李,早早地就回了家,早做打算早點收拾,免得像上次去昌山一樣慌慌張張。

    上樓放好了包,淩俐想要下樓幫忙,可直到出了樓道的門,才後知後覺發現樓下的鋪麵緊閉著,沒有開過門的痕跡。

    她有些愣怔,總覺得哪裏不對。再細細回想了一番,發現仿佛她去海東之前,舅舅就沒有來開店了。

    按照往年的慣例,最遲到正月二十,小店就開始正常營業,因為舅舅說過,附近外地打工的外地人,也都在正月二十左右回來。他在這裏開了二十年飯館,這些人始終是最主要的客源,不能讓他們找不到地方吃飯。

    所以,眼看著正月已經過了,舅舅舅媽卻還沒有來開店,很是有些不尋常。

    淩俐安慰著自己,也許是兩老想多休息幾天,可忽然間想起,以前表哥出發前總要叫上她吃頓飯給表哥送行的,今年也至始至終沒聽他們提起過一起吃飯的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