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十分惱恨項羽,但他是個極有心術的人,聽從謀士計策,養精蓄銳,乘霸王發兵攻打齊國的機會,出兵攻占關中,奪子霸王的土地,乘勝大舉東進。楚霸王大怒不已,憑著驍勇善的軍事優勢,回兵大敗劉邦,他們之間的戰爭打了整整五年。連續征戰,士兵們疲勞厭鬥,糧草不濟,老百姓也無心耕耘,難過日子。項、劉二人終於被迫休戰講和,雙方劃定以鹹陽的鴻溝為界限,東屬楚地,西屬漢地,各守疆界,彼此不再侵犯。項羽劉邦交換了文書,劉又要求項羽放回在戰爭中被楚軍俘虜的父親和妻子呂氏。項羽為人慷慨,立即放了這兩個重要的人質,劉邦感激不盡。

    第二年,劉邦突然背信棄義,利用項羽撤兵的機會,全力追擊殲滅楚軍。楚霸王勃然大怒,痛罵劉邦這個背信棄義的小人,迅速集結三十萬人馬,回擊劉邦的漢軍。他憑著手中一支丈八長槍和無比的勇猛,所向無敵,直殺得漢軍漢將抱頭鼠竄,迅速敗退領地成皋,關上城門,叫戰不出。

    劉邦是個善於用智謀的人,手下又有一批足智多謀的軍師和將軍,他們決心聯合齊王韓信、魏相國彭越等各路實力強大的諸侯一起合圍項羽。劉邦還許下諾言:隻要打敗項羽,他將把臨淄和大梁的土地劃歸韓信和彭越。各路諸侯得到許諾,更加擁戴劉邦,幾支人馬匯合一處,兵多糧足,聲勢浩大,一場圍剿西楚霸王的戰爭就要開始。

    劉邦首先拜帥的是足智多謀、能征慣戰的韓信。他們第一個軍事行動,就是用謀士張良的計策,乘楚軍圍攻固陵之時,悄悄派出五千精兵繞到楚軍屯糧草的營地,放火燒毀楚軍的糧庫,埋下霸王項羽日後作戰無有糧草供應的禍根。

    項羽神勇無雙,手下部將個個驍勇善戰。如何設計將項羽調出自己的營帳陣地,誤人一個有進無退的絕路,合圍起來,全部殲滅呢?元帥韓信親自帶領謀士四處察看地形。終於選中在安徽九裏山中,調兵遣將設下十麵埋伏,同時又派出能言善辯的謀士李左車詐降,取得項羽的信任,引誘他進入十麵埋伏的圈套。

    霸王項羽擁有幾十萬人馬,但兵力遠不能與合圍的劉邦大軍相比,他決心深溝高壘,守住城池,不與劉邦的龐大軍隊正麵作戰硬拚死殺。何況江東是項羽起兵的地方,人心歸向霸王,隻要耐心堅守陣地決不貿然出擊,一兩個月後,漢軍糧草接濟不上,必會不戰自退。然而項羽最大的遺憾是身邊沒有聰明能幹的謀土。

    這天,項羽的伯父項伯麵帶興奮匆匆報告,說是漢軍中有個投降的謀士李左車求見大王,願為大王效力。項羽正愁沒有人為自己出謀劃策,白天而降一個李左車,真是驚喜交加。何況這個李左車的遭遇人所共知:他曾在趙王駕前輔佐國事,不得重用;他投奔韓信,韓信受封齊王後,驕傲自信,凡有策劃皆由自己決斷,對帳下謀臣言不聽,計不從,逃離者十有八九,自然李左車也難逃這種境遇。項羽對李左車很是看重,立即派人將他引進帳中盤問、考察,李左車恭謙謹慎,一副十分真誠的模樣:“大王,我一身無依,四海為家,願投麾下,如能得到大王信任,就是叫我以命相抵,我也願意。”項羽對他言談舉止十分滿意,然而目前兩軍正在交戰,詐降的奸細太多,不可不防啊!項伯一旁直言相探:“兩國交兵,不得不防詐降之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