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也沒什麽,不就寫一點東西嗎?紀文是會寫字的,寫出來並不會費什麽太大的功夫。

    如果,那時紀文把那些東西寫在紙上交給張謙看的話,或許,也就沒有後來的三個月都沒有大長進的事兒了!

    可是,一切仿佛冥冥中就已注定了一樣!紀文她偏偏就沒有寫給他看。

    因為,在紀文眼中這些東西太簡單了!簡直“小兒科”嘛!難道還像背書那樣,去背下來啊?!

    張謙去問蕭紅要了看,結果因為蕭紅不想得罪紀文(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啊!已經成了古訓了),或者,她可能也不是太懂吧!(蕭紅所在的長虹山莊,並沒有“以音克敵”這門武功,隻是因為她和紀文、張曉娟、燕婷婷在一起久了,多少學到了一些而已!在商武盟裏,她主要是憑自己對“以音克敵”術基本功的了解,教給張謙如何攻敵克敵之法而已)所以,蕭紅也沒給他寫。

    其實,蕭紅也會寫字的。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紀文、蕭紅她們起小識字不多的關係,她們各自的師父在教她們武功時,主要以“口口相授”為主,極少用所謂“秘笈”的形式傳授她們武功。

    因為,一是,秘笈等物,容易泄露本門不傳之秘,二是,蕭紅、紀文、燕婷婷她們識字不多,不適應“書本”這種傳授方式。

    話又說回來了,江湖人物有幾個能識文斷字的呢?大多數都是目不識丁的大老粗而已。真正像紀文、蕭紅、燕婷婷這樣識得幾個字的,已經是少見了!至於像張謙這樣滿腹經綸,考上秀才功名的,那就是極少數了。(在中國古代,考上秀才功名的人,可以見官不拜,也就是說,不用給官老爺們磕頭了!稀罕吧?現在很多人,動輒就罵人家是“窮酸秀才”,其實在古代,能考上秀才的人,腦袋都算得上很聰明了。像我們在學校課文裏學到的,摘選自清朝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的一片文章“範進中舉”,那裏麵的儒生範進,竟然考到了花白胡子的年齡,才幸運的考上舉人,成了“舉人老爺”!大家想一想,考功名在古代有多難?大家再想一想,如今的“高考”的殘酷性?還罵秀才嗎?)

    蕭紅、紀文她們從小就已經習慣,並喜歡上了“口口相授”的方式。

    而,張謙則恰好相反!首先,他是一個儒生秀才,從小就是整天看書背書,早已習慣了以“文字”或“書本”的方式,去學習新鮮事物。

    另外一個特殊原因是,雖然張謙也是從小學武,但是學武的方式卻與別人不同,學起武來的方式,更接近於“讀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