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拿了一百錢出來,好生拾掇了幾個菜,一來是給兩個兒子接風洗塵,二來也是因為次日就是臘八,算是要入年了。

    晚上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了頓好的,女人這邊早已經都吃好,兄弟四個還在炕上陪著老祝頭喝酒,楊氏囑咐說老祝頭腿傷沒好,萬萬不要喝高了,就也不去攪擾他們的興致,自領著媳婦和閨女去挑豆子準備煮臘八粥。

    按照齊家村這邊的習慣,臘八粥的選料要合著“八”這個數,早年間是湊八種豆米一起熬煮,近些年日子過得稍微好了些,大家就開始在這上頭添花頭,變成了八種主料加八種輔料。

    楊氏挑的主料是紅豆、綠豆、三清豆、芸豆,大米,小米,蜀黍和江米,除了三清豆是江南那邊的特產,拿糧食跟別家換來的以外,大部分都是本地的東西,基本都是自家地裏打的。佐料都是她這小半年各處籌措和置換的,就留著等到臘八的時候拿出來祭祖和給家人解饞,分別是桃脯、杏脯、核桃仁、瓜子仁、花生、栗子、葡萄幹和糖漬玫瑰。

    娘幾個坐在西屋的炕上拾掇豆米和佐料,孩子們在地上玩兒,但眼睛全都瞄著炕上,恨不得那笸籮裏的東西能立刻變成香噴噴甜滋滋的臘八粥。

    次日方氏起了個大早,天還不亮就去主院幫楊氏熬粥,到天蒙蒙亮的時候端著熱氣騰騰的一大盆臘八粥回來,手裏還拎著裝了八種輔料的小籃子。進屋先盛出幾碗,分別放在兩個灶頭,米缸上,東西屋的炕琴上,還有外麵的倉房內,祈禱來年能豐收,穀米滿倉。

    幾處需要供的地方都放好,方氏就找出個提罐裏外洗得幹淨,裝了大半罐臘八粥又多多地擱了佐料,擱在大鍋裏用水溫著,準備等會兒讓老大拿去學裏送給先生,剩下的擱在屋外等它凍實,臘八粥接下來要日日都要盛些來吃,這樣一直吃到過了年去,盆底兒還要少剩些粥,以示年年有餘才好。

    屋裏都收拾妥了才招呼孩子們起身兒去主院,楊氏已經布好條案,讓兒子過來擺供品和臘八粥。博榮領著幾個孩子去給院裏的櫻桃樹和沙果樹抹臘八粥,楊氏瞧見就在屋裏誇道:“還是博榮有個做大哥的樣子,也知道帶著下頭的弟妹玩兒。”

    李氏聞言不樂意道:“娘說話好沒道理,我家博凱怎麽就沒有做哥哥的樣子了?難道非得領著一群孩子瘋玩才是樣子?我家博凱讀書習字都極好,給弟弟們做了好樣子,這才是正經做大哥的樣子。”

    楊氏剛才不過隨口說說,被媳婦搶白後不大樂意地說:“我就說一句,你能說出這麽多句來,當著祖宗牌位都不知道管好你的嘴。”

    原本還算和睦的氣氛登時就有些尷尬,方氏忙招呼道:“博榮爹,你進屋去攙著爹出來,他腿傷還沒好利索,可萬萬不能再磕碰了。”

    眾人這才都各自收斂了心事,先是老祝頭領著兒子們磕頭,然後楊氏領著媳婦們和梅子上前磕頭,女人們拜祖宗的時候都喜歡嘴裏咕噥幾句,無非是求祖先保佑,家宅平安,增子添孫之類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