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姥娘沉了臉剛要發作,就見楊氏陪著二奶奶林氏進了門,離著老遠就招呼:“孩子她姥娘,可是有日子沒見了。”

    “是啊,是有日子沒見了。”荷花姥娘不願意為了個晚輩落了親家的麵子,隻好抱著荷花迎出去,沒話找話地問,“她奶奶,洗三兒的東西可都備好了?”

    林氏立刻道:“她姥娘你放心,我做慣了這行的,東西那絕對是齊備的,你瞧,都拿來了。”說著扯開自個兒手裏洗三盆上的蓋布,隻見裏頭挑臍簪子、圍盆布、新毛巾、豬胰皂團、艾葉球兒、香燭、新梳子、小鏡子、刮舌子、棒槌、銅茶盤、牙刷子等,另外還有鎖頭、秤坨、錢糧紙碼兒、生熟雞蛋、小米兒、青尖兒、青茶葉、大蔥。這些都是洗三兒正經要用的東西,荷花也湊在一旁好奇地瞅個不停。

    楊氏手裏也拎著個小包袱,裏頭是各色的吉祥物件兒,這就要看各家的條件來準備了,祝家準備的都是些個有好彩頭的吃食,桂圓、栗子、花生之類,隻是都不便宜,也不敢多買,每樣弄來幾個,隻為圖個好彩頭。

    “她姥娘你就放心,荷花娘撿了這麽多個,咱家啥時候含糊過?都是自家的孩兒,誰都疼著呢!”

    楊氏說完讓二奶奶先去準備,自個兒去擀麵條,出生洗三和死後接三,是人生最重要的兩件大事,所以鄉下辦起來也都毫不含糊,而且家裏孩子多,這一套早就無比純熟,什麽時辰做什麽都不用忙亂,順順當當地吃過洗三麵。

    在院裏設上香案,供奉了十餘位娘娘的像兒,小米兒裝進香爐內,插上香燭,然後壓著幾個金紙疊的元寶。

    方氏的炕頭供著炕公、炕母,供奉了幾樣吃食,楊氏先上去拜過,二奶奶也上去磕頭上香,嘴裏念念叨叨地不知道都說了什麽。

    茉莉端著洗三盆去鍋裏盛了半盆槐條和艾葉早就熬好的湯汁,又兌了半盆涼水,叫做陰陽水。把盆兒放在香案前頭,洗三兒就算是開始。家裏長輩依著身份往盆裏放些銀錢,基本都是三五個錢,喚作添盆錢,是要給二奶奶拿走的。家裏的孩子就一人抓一把桂圓、栗子花生等物,也扔進盆裏。

    博寧眼尖,抬手指著大伯家的老二博源嚷道:“爺,博源偷吃桂圓!”

    茉莉在他身後使勁兒一扯,示意不讓他跟著攪亂,但是老祝頭已經聽見,一扭頭果然見博源的嘴裏咕咕噥噥地不知在吃什麽,揚手就是一巴掌,扇在博源的後腦勺上,把他打得一頭磕在盆沿兒上,潑了洗三兒的陰陽水,還把自個兒弄了個頭破血流的落湯雞模樣。

    荷花姥娘的臉上就越發地掛不住,連洗三盆都潑了,這算是怎麽回事?

    李氏已經摟著兒子高一聲低一聲地哭起來,楊氏被心疼得不行,罵道:“你個老死頭子,好端端的你打孩子做啥?”

    老祝頭隻沉著臉不說話,還是林氏稍微清楚點兒,趕緊張羅場麵道:“今個兒可真是,孩子還沒抱出來這就響了盆兒,看來這小子以後定然是個有大出息的。”說罷悄悄拉楊氏道,“自家的事兒擱著回來再說,有親家在,咱這洗三兒不能太不像話不是?”

    楊氏這才回過神來,趕緊道:“對對,先給小兒洗三兒,博源娘,你抱著孩子先回家去吧!”

    二奶奶不等荷花姥娘說話,就趕緊拿起棒槌在盆裏邊攪合邊道:“一攪二攪連三攪,哥哥領著弟弟跑,七十兒,八十兒,歪毛兒、淘氣兒,唏哩呼嚕全跟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