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後來,大街上出現了洋爆米花,確切地說應該是爆玉米花,那是一種小玻璃房子,裏邊有一台可以通電的小機器,機器自動旋轉,玉米花就從機器裏不斷地湧出來,滿大街口可以聞到奶油的香味。這種洋玉米花價格不菲,最初的時候,一小碗,說是小碗,實際上就是一個倒錐形的三角紙筒,就賣一、兩塊錢,即便這樣,喜歡追趕時尚的天津人還是踴躍購買,樂此不疲。此後,糧食銷售的攤點,開始出售一種袋裝的玉米粒兒,隻要放進炒菜鍋裏,蓋上蓋兒,放到火上炒,就開始劈裏啪啦的崩開了,雖然沒有洋機器爆的好吃,但是很好玩。到了今天,洋機器爆米花已經不多見了,街頭上更多的是小販用高壓鍋改製的機器,從高壓閥的小眼兒裏,探出一個曲柄搖把兒,裏邊連著一個像電風扇一樣的葉片,下麵用煤氣爐加熱,裏邊裝進去玉米粒和奶油、巧克力、或者其他口味的添加料,幾分鍾一鍋,味道也不亞於國外進口的洋機器,很受人們歡迎。

    如今,那種用黑大炮式的老式爆米花的小販已經越來越少了,偶爾還能見到一些農民挑著擔子,或者騎著自行車,帶著那種老式機器,走街串巷的吆喝,他們明明知道城裏有了很多比他們先進的機器和加工口味。但那些人還是選擇了前者,我想,這不僅是一個謀生問題,恐怕還有一種感情融入其中。因為他們知道,盡管這種老式的加工方法已經瀕於滅絕,但是城裏仍然有人盼望著那“嘭”然一聲的愉悅和那種飄散在空氣中的、淡淡的、大米花的味道。

    老天津有的爆米花小販吆喝的更有意思,合轍押韻,還挺幽默,他這樣吆喝“大米花是甜地,找你媽媽要錢去,媽媽不給——挒你媽媽大——腿”。我還得說多一句,爆大米花的叫法不太準確,準確的說應該是爆米花的,因為這種小販除了爆大米花,還爆玉米花、黃豆、豌豆、蠶豆、酥崩豆等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