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津衛南市三不管、河東老地道外等地的集市中,有很多在太陽地兒靠著牆根盤腿打坐的婦女,那就是縫窮的女人們。她們時不時的吆喝幾聲“縫------補衣裳,縫------補衣裳”。

    這些縫窮的婦女大都來自河北、山東等外省農村的貧苦婦女,穿戴貧窮、肩挎、手提一個布包,拋頭露麵,聚坐在馬路邊,為過往的、或者特意前來的人縫補衣物、鞋襪等等,這些做針線活的婦女為什麽叫“縫窮的”呢?顧名思義,她們縫補的都是些非常破舊的衣物,來這裏找她們幹活也都是普通的勞苦大眾,縫個口子、補個補丁、訂個扣子,是在掙不了幾文錢,因此她們生意平平,一天下來能混口吃喝就不錯了。

    今天六、七十歲以上的老年人還都會記得,天津解放前乃至解放後的5、60年代,南市三不管、河東地道外一帶的攤群市場,是老百姓經常光顧的地方。那兒是集“吃喝玩樂”為一處的所在,什麽變戲法的、說書的、演雜耍的、摔跤的、吹糖人的、算卦的、鋦鍋鋦碗、賣舊估衣的……應有盡有。縫窮婦也在其中。

    當時老百姓居家過日子都秉承“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原則。家裏做新衣服一般都盡老大和老小做,老大穿新的給家大人長臉,老小做新衣服省布料,當中的孩子們也就是一茬頂一茬了,老二穿老大剩下的,老三穿老二剩下的,以此類推。有句話說“過日子不得不節省,為朋友不得不大方”。可是苦就苦了那些沒有成家立業的光棍兒漢,或者家屬在老家的單身漢,家裏沒有女人,縫縫補補、洗洗涮涮就沒人操持,一旦衣服、襪子破了,或者扣子掉了,扣袢開了,就隻能找路邊的縫窮婦幫忙了。有的朋友會說,那不能自己縫一下嗎?當然可以,但是有兩個原因讓這些男子漢不屑一顧,一個是當年男人掙錢養家,一般不做這些婆婆媽媽的事情,這種封建思想還挺根深蒂固。另一個是,找路邊的縫窮婦幹活,也花不了幾個錢,有自己折騰的功夫早就縫好了。有那功夫還下兩盤棋呢。顧客花錢不多,縫窮婦自然也就掙得不多,可有的人家,趕上老人年邁,男人生病,還都指著這些女人掙個三瓜兩棗的養家糊口呢。

    解放後,沒了“縫窮的”這種稱呼,可是有了專門“補舊衣服”的縫紉合作社。到了20世紀60年代,這種行業就全部使用縫紉機了,一個屋子裏十幾台機器,每台機器一名女縫紉工。女人們身穿白圍裙,頭戴白色的無簷帽,熟練地操作縫紉機,縫補衣服。比如,褲子兩個膝蓋破了拿去。人家會剪兩塊非常合適的補丁,先用縫紉機軋好邊緣,然後再在補釘上軋線圈,就好像體育場的跑道,一圈圈的很漂亮。孩子們穿這種帶有補釘的褲子,非但沒有自卑感,反倒平添幾分神氣,因為那時候普通家庭還停留在手工補補丁的階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