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兒地——挑——鞋樣兒地——挑——”

每年初夏,賣花樣小販就出現了,一身幹淨合體的褲褂、背著一個藍布包袱,裏邊裝著十多個大紙夾子把各種大小不同類型的“替樣兒”碼在裏邊,老百姓習慣叫這些小販“賣花樣兒、鞋樣兒”的。

花樣兒、鞋樣兒也是民間剪紙的一種。不同的是剪紙大多是用帶有顏色的紙製作,供人們張貼或者欣賞。花樣兒、鞋樣兒則是在一遝白宣紙上用刻刀刻的各式各樣奇花異草、花邊圖案,專供家庭婦女繡花的一種替樣。心靈手巧的大姑娘小媳婦買來替樣在枕頭上、襖袖上、鞋麵上、兜兜上、荷包上,按照圖案,栩栩如生地繡出喜愛的織物。

賣花樣的小販一般都在中小宅門或者四合院門前吆喝,叫賣低沉悠長但十分悅耳“花樣兒地——挑——鞋樣兒地——挑——”,穿透力極強。大院兒裏的婦女聽到吆喝,就是不買也得出來看個熱鬧。買賣人趁機找一塊兒合適、幹淨的地方,小心翼翼解開包袱,一本本眼花繚亂的花樣兒吸引著女人們的眼球,大夥兒挑的挑、選的選,一邊評論、一邊跟小販討價還價。

據傳說,當年慈禧太後過60大壽,李蓮英命令朝臣袍服一律用“六合同春”圖案。權勢大的官吏不惜重金尋找能工巧匠繡製朝服,品級較低的小官兒花不起錢就找剪紙藝人和畫工用紙剪成鹿鶴鬆的六合同春圖案,繪上油彩,貼在袍服上,遠看與繡製無異。他們照樣參加壽辰盛典,鴨行鵝步故作瀟灑之態。

天津衛的剪紙曆史是悠久的。明清時,東門裏大街就有進寶齋、立盛永、永盛和等花樣店鋪,主要工具是剪子,後來棄剪操刀改為製版雕刻。

一些剪紙更多的是來自郊區一些農家婦女之手。大秋之後,進入農閑時節,她們放下鋤頭上炕頭,拿起剪子剪虎頭,趕製各式剪紙花樣。婦女們把剪紙當成展示才智和心靈的手段,一代傳承一代,小小的剪紙也就深深地地融入了我們天津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