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津衛的人家都有兩把撣子,一把是掛在家門口的布撣子。用一根大約一尺來長的木棍(大多是車木工藝製作的),綁上紅、藍兩塊布,紅布邊長約一尺五,藍布邊長約一尺八,成正方形,紅布在外,藍布在內,把布的中心點綁在木棍一頭兒,往下一耷拉,就成了布撣子。這種撣子用於家人出門前、回家後撣拂身上的塵土,所以也叫“拂塵”。過去很多商店都有這樣一把“拂塵”,小徒弟會給客人撣拂身上、或者所售衣物的塵土。有的時候一些演員也會使用這種布撣子做道具,邊舞蹈邊演唱,比如《鋸大缸》中的王大娘。還有一種類似的東西,是賣食品小商販哄蒼蠅、飛蟲使用的,叫“蠅甩子”,隻不過是把布片兒換成馬尾而已。

    另一把就是雞毛撣子。

    雞毛撣子,顧名思意,就是用雞毛做成的撣狀物,用一根棍兒作主幹,一般都是南方來的藤條,周邊粘很多雞毛,用來清潔各種家具,擺設、門楣、犄角旮旯等等、雞毛撣子五顏六色,很美觀。雞毛不沾灰,通過摩擦產生靜電吸附灰塵,可以拂淨物體表麵灰塵,自身也不用清洗,刷刷拍打幾下,就幹淨了,很方便。

    據傳說,雞毛撣子是咱中國發明的。4千年多前的夏代,有個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見一隻受傷的野雞拖著身子向前爬,爬過之處的灰塵少了很多。他想,這一定是雞毛的作用,於是抓來幾隻野雞拔下毛來製成了第一把掃帚。由於雞毛團兒太軟,同時又不耐磨損,少康就加上竹條、草等原料,把撣子改製成了耐用的掃帚。這就是雞毛撣子的由來。

    老天津人家的雞毛撣子可不能隨便掛在什麽地方,而是有它固定的位置,這個位置還很顯赫。老天津衛的四合院的北房是上房,原則上是一家之長居住,北房的堂屋就是家庭的中心,也是家長接受晚輩請安和與晚輩對話的地方。堂屋的中堂畫貼牆處擺放條案。條案當中放座鍾,右側是帽筒、帽鏡,左側是膽瓶,膽瓶形製高,口小肚兒大。雞毛彈子就插在這兒。這也有個講究,叫“左瓶右鏡”,取“平靜”兩個字的諧音,祈求全家生活順當、安寧。

    雞毛撣子製作工藝並不複雜,但屬於費工夫的活。首先要把雞毛洗幹淨,除去腥臭味,晾幹後還得按顏色、長短分類,特別要把公雞尾的毛挑出來,作為雞毛撣子的領銜大毛兒。

    雞毛撣子的杆,最理想的是直徑一公分左右的藤條,其次是細湘竹杆。藤條有韌性,柔軟結實,所以位居上品。雞毛撣子上的羽毛要先編成羽辮,再往撣子杆上塗濃膠,然後把羽辮旋轉著纏繞在杆兒上。纏到一定長度,留出把柄。最後,在羽辮的根部和把柄處塗上桐油或者清漆,以防羽辮受潮濕散落。編織羽辮的時候,先把長的、好看的公雞尾毛編在最上頭,然後是頸毛、胸脊毛,一點一點點、越來越短,紮成的雞毛撣子要成為倒寶塔形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