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簾板啊——缸蓋”、“哎——大小缸蓋使喚嘍——”

過去,普通人家的缸蓋、蓋簾兒都是用秫秸稈兒做的,用長短秫秸稈依次編成圓形。天津製作販賣蓋簾的手藝人,用扁擔挑著大大小小的蓋簾,走街入巷,邊走邊吆喝,既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要,也增加了個人的收入。蓋簾板是家居生活的必備物件,時至今日仍然廣泛使用。

隻要一進農曆臘月(從打下高梁到幹燥選材,再製作有一個過程,一般臘月講究“臘月十五上全街[念“該”]”),在老城大街小巷或河東水西都能聽到“蓋簾板啊——缸蓋”的吆喝聲。簾板和缸蓋,本來是一年四季常用的器物,家家戶戶離不開它。可到年三十那天“合家歡樂吃扁食(餃子)”,接著又是“初一餃子初二麵,初三合子往家轉”,所以、包餃子、合子時,就少不了蓋簾板。到年根底下,就都想換幾個新的,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舊的蓋簾板已經使用了一年了,也該換新的了,加上蓋簾板又是“低值易耗品”,花不了幾個錢,還圖個“新年新氣象”的吉利。所以,天津附近的農民就把秋後縫好的蓋簾板,挑到市區裏賣。

賣蓋簾板多是天津市附近宜興埠或靜海、青縣一帶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