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剪子來——戧菜刀——”

回想唯一不變的天津的吆喝,就屬“磨剪子戧菜刀”的了,還是那個老腔,還是那個老調,“磨剪子來——戧菜刀——。”

這種行當過去有、現在有、將來也離不了。人得吃飯,做菜就得用刀,鉸東西就得用剪子,住戶人家離不了,肉鋪、飯店、成衣店,服裝廠更離不了。幹這行本錢小,一條板凳、一個小水罐、一把刷子、一把搶刀、幾縷破布,一粗一細兩塊磨石,就齊活了。

過去的磨刀人扛著板凳、戴著圍裙、走街串巷攬活掙錢。有嗓門豁亮的,一手捂著耳朵,一手扶著板凳腿,大聲吆喝“磨——剪子來——戧菜刀——”。也有不吆喝的,拿一個銅喇叭,鼓著腮幫子使勁吹。難得的是普天下的磨刀人吹出來的調都是一個味兒“嘟——啦——”。

走街串巷的磨刀人以老者和外鄉人居多。您還別小看磨剪子戧菜刀這個行當,不是隨便誰都幹得了的。剪子、菜刀先要看新舊,若是使用過的刀、剪就直接磨;若是新的沒有用過的刀、剪,磨刀人要先將刃處戧薄(開刃),然後再磨。

有的剪子刃口鋒利就是鉸不動布,怎麽回事呐?不對口唄。這時,磨刀人就得調整剪葉的鬆緊和彎曲度,用一把小鐵錘,在小砧子上敲打三兩下剪子軸,再一試,嘿,剪鐵如泥。

有的刀口摸著倍兒快,可就是切不動肉,不懂了吧,刀快不快的秘訣在刃口上,一般的菜刀都是鐵板打成的,隻在刃口中間夾一條鋼,要想快就得調整刃兩側夾鐵的厚度,用段時間就得戧一戧,目的是露出鋼口兒,要不怎麽叫“好鋼用在刀刃上”呢。

磨剔肉的刀更是一種技術。這種刀,刃倒成了次要的了,主要得保持刀的形狀不被破壞,其次要把刀尖磨得鋒利無比。磨得好的剔骨刀,稍微鐾(bei)一鐾,一上手就覺得輕快,那真是指哪剔哪“遊刃有餘”。

磨好一把菜刀或者剪子,匠人就吆喝一聲“磨剪子來——戧菜刀”,就意味著活幹好了,主家來取吧。我曾經聽過一個磨刀人的吆喝比較另類,“磨剪子來——戧菜刀——磨剪子4分,戧菜刀6分,一毛錢連搶帶磨都有咧啊”(山東味)。

如今磨剪子、戧菜刀的也進步了,有的用上了手搖砂輪,替代了戧刀的那道工序,騎著自行車到處轉悠。價格也貴了很多,磨剪子一般2元-2.5元,磨刀3元,連戧代磨4元。有手藝好的跟大飯店掛上鉤,一天就能掙上幾十塊錢。那“嘟——啦——”的喇叭聲,絕對應該是百年遺風,更是民俗中的活化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