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拱辰與馮京,本朝風姿特秀的兩位狀元,一位服紫,一位服朱,各秉白笏,分守於白玉欄杆琉璃瓦的福寧殿前,神情肅穆地等候皇帝召見。

    任早春清冷的風吹拂著他們的曲領大袖,他們均目視前方,保持著長久的靜默,在一種類似對峙的氛圍下,甚至連眼睫都未曾有過一瞬的顫動。

    這幅奇異而優美的畫麵下,隱藏著張貴妃以她的生命為代價引發的,與皇後最後的戰爭。

    張貴妃薨後,今上頗為感傷,宣布當日輟朝,在寧華殿悲悼不已,還向人敘述夜賊入宮,貴妃趕來護衛,以及久旱之時刺臂血書祝辭之事。寧華殿提舉官、入內押班石全彬乘機建議今上在皇儀殿為張貴妃治喪。

    國朝儀製規定,皇後薨逝才可治喪於皇儀殿。石全彬此舉其實是建議今上追冊張貴妃為皇後。

    消息傳開,大內嘩然。皇後在世而追尊貴妃為後,無異於公然損及當朝國母的顏麵尊嚴。

    這日輟朝,二府宰執不得入內,禁中可能就此事發表意見的,惟有兩名因公事值宿的官員——翰林學士承旨王拱辰和同修起居注馮京。

    因與張貴妃有來往而被外放的官員中,隻有王拱辰一人後來被召回京城,任翰林學士承旨。馮京這幾年則一直任館職,一年前新除同修起居注,隨從皇帝出入,負責記錄皇帝言論行止,修成起居注以送史館修實錄與正史,這是隻有進士高等、製科出身之有才望者才能拜的官職。由以上兩點也能看出今上對這兩位狀元確是另眼相待。

    張貴妃噩耗傳至翰苑,王拱辰立即上疏要求追尊貴妃,而在起居院中的馮京聽見這消息,亦當即擬了章疏,稱追尊之事不可行。待今上回到福寧殿後,兩人齊齊來到大殿前,各自請求皇帝賜對。

    我承了苗淑儀之命,往來於諸閣間,幫她傳遞消息,彼時路過福寧殿,正好看見二人對峙的景象。

    問過殿前宦者,我知道他們的章疏早已傳交至今上手中,但今上卻遲遲未宣他們入內。而馮京與王拱辰像本朝每個言官那樣,均不缺乏堅持的耐心,分守在殿前東西兩端,於絕對的靜默中劍拔弩張。

    又過半晌,殿中才有內侍出來,宣王拱辰入對,而對馮京和言道:“陛下口諭:今日輟朝,不必勞動馮學士執筆,請學士回院休息。”

    馮京卻不領命。目送王拱臣入內後,他驀然在殿前跪下,一字一字,揚聲道:“臣馮京懇請皇帝陛下賜對。”

    福寧殿中一片靜寂,並無任何回應。

    馮京繼續跪著等待,直到我離開,他亦無放棄的意思。

    我此後隨公主與苗淑儀去柔儀殿探望皇後,也留於其間靜候消息。須臾,張惟吉含淚進來,向皇後稟道:“官家接受了王拱辰的建議,欲追冊張貴妃為皇後,已命他待明日與宰執商議後寫詔令。”

    “這怎麽可以!”公主當即起身,“我去跟爹爹說……”

    “徽柔,”皇後喚住她,搖了搖頭,“不要反對。這是張貴妃生前最大的願望,也是你爹爹可以為她做的最後的事,他不會改變主意的。”

    公主蹙眉道:“但是,孃孃……”

    苗淑儀也朝她擺首,勸道:“隻是虛名而已。人都沒了,何必跟她計較這許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