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和應道:“七夕之試,意在選會梳頭者,娘子們未必需要用貴價首飾。官家發式,與娘子們不同,不必戴花俏冠子。秋和以為,屆時為娘子梳好頭即可,至於冠子,實乃裝飾之物,選些綾羅絹花,甚至彼時鮮花都是好的,若用無價之寶,倒是喧賓奪主了。”

    聽得二位娘子連連頷首。俞婕妤親自伸手把秋和扶起來,含笑道:“好姑娘,多虧你提醒。你說這些話,也不防著我,可見心裏是極坦蕩的。”

    秋和拜謝,卻又是大窘,訥訥地不知怎樣應對。倒是苗昭容從旁笑說:“咱們都是一家人,誰薦的人做梳頭夫人都一樣,防你做什麽?”

    次日,苗昭容讓秋和梳了個不加冠子與假發的小盤髻,秋和手執菱花鏡站在她身後,讓她先後看了,昭容卻又不放心,喚我過來,道:“你是個男孩兒,且幫我看看,這發樣兒好麽?”

    她不經意的一聲“男孩兒”,讓我心裏一暖,鼻中竟有些酸楚。

    我著意細看她發髻,欠身道:“這發式頗有新意,未見宮中人梳過,官家見了定會說好。”

    昭容略顯猶疑,再問:“不戴冠子官家看了會喜歡?”

    我回答說:“臣以為,董內人言之有理,官家要選的是會梳頭者,不是會做精巧花冠者,故不必在冠子上多下工夫,讓董內人把發式梳妥帖就行了。”

    苗昭容再看看鏡中的自己,旋即笑道:“那好,我就聽你們這一回。隻是不加冠子,這妝容就一定要畫得精致方可了。”

    我沒有附和,但說:“官家愛以導引術梳頭,因此手法可以按摩頭皮,理通經絡,以健體強身。七夕之試,僅看冠發是看不出內人導引術高低的,所以這幾日娘子梳頭不妨多理經絡,好生將養休息,七夕隻著淡妝,官家看見娘子的好氣色,自然會知道這是董內人導引術的功效。”

    七夕那日,今上帶宮眷駕幸金明池瓊林苑。

    瓊林苑在順天門大街,麵北,與金明池相對。大門牙道兩側皆古鬆怪柏,中隱石榴園、櫻桃園之類,各有亭榭。太平興國元年,皇帝以三萬五千兵卒鑿金明池,引金水河中水注之。池上有三橋,朱漆闌楯,下排雁柱,中央隆起,若飛虹之狀。橋盡處五殿相連,立於池中心。每年花季,這裏柳鎖虹橋,花縈鳳舸,遍開素馨、茉莉、山丹、瑞香、含笑、射香等閩、廣、二浙所進南花,又有梅亭牡丹,勝景不可悉數。

    今年花朝節,因官家憂於朝中事,八公主又病著,故無心緒駕幸池苑。直到七夕,聽說瓊林苑從太平興國寺取來培育的秋季牡丹開花了,才臨時決定遊幸賞花,且於此地選取新任司飾。

    今上攜皇後與公主先入金明池中正殿。殿中設朱漆明金龍床,河間雲水戲龍屏風,兩側各列數十盆瓊林苑移來的各色牡丹,姹紫嫣紅,繁花似錦,開得好不熱鬧。

    少頃,諸嬪禦車輦到,娘子們皆著盛裝,相繼入內。相較發式的娘子中最先進來的是俞婕妤,但見她梳了個朝天髻,雙髻當額並立,微微後傾,其上加了個大旋心羅絹冠子,羅絹相旋卷合如花瓣,分四五旋,花瓣邊緣深紅,顏色向內漸漸變淺,中心接近淺白。冠子廣及半尺,高及五六寸,雖未用任何珠玉,但仍有盛大豔麗之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