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那藏書閣,因藏書量大、書籍種類多,被許多學者和愛好學問的學士看好,它的地位和風頭,甚至一度蓋過了當時的國家藏書館。正因它的地位和價值,且李家並沒有對外開放,這些書隻有李家人才有機會得以一覽。

    但書籍之數浩如煙海,自古至今那些文章典藏,怎能看的過來?當時的皇親國戚陳家有個女兒,名喚“清茹”,人也十分儒雅端莊。她愛好文學,心中更是對聖賢書向往,因此不顧一切地嫁入了李家,想一窺藏書閣的風貌。奈何李家還有條規定,這藏書閣,隻許男兒去,不準女兒進,即便是成了李家人,那清茹小姐也還是無法踏進書閣一步,終老也沒有得償所願。

    歐陽勁鬆也是極其愛書之人,這二人心思相通,自然是一拍即合。現下嶽父大人願意打開這藏書樓讓自己開開眼界,他心裏自然也是十分樂意的。

    阮龍翔猜透他的心思,笑到:“太子想必是把老夫這藏書樓與前朝那藏書閣比對了吧?老夫無能,隻是後半輩子了才想著要建造間屋,哪怕是留給後人一星半點也好。不在乎書籍的流傳,這好的精神氣兒能傳下去,就很讓人欣慰了。”

    歐陽勁鬆點點頭,道:“是,小婿明白。”

    阮龍翔繼續道:“這藏書樓是我阮家的鎮家寶,但也是萬萬不及前朝的。”說到此,阮龍翔笑了笑,“希望太子莫要覺得失落才好。”

    歐陽勁鬆笑到:“哪裏哪裏,嶽父大人說笑了。這樓再是比不過前朝,那也是過往雲煙,沒有留下一絲。現今人要看當下,哪裏還管從前。”

    阮龍翔笑了笑,沒再言語。

    兩層的小樓,之間用了木梯連接起來,古樸的建築,格外吸引人。阮龍翔摸出一把小巧的鑰匙,打開了沉重的木門。

    書香之氣撲麵而來。

    梅氏跟阮若水曬著和煦的日光,阮若水還懷抱了隻新生的小奶貓。一到冬日,貓狗這些小玩意兒就願意找暖和的地方待著,見阮若水一伸手,便直直地跳進了她懷裏。

    有一下沒一下的給貓順著毛,貓咪舒服地喵喵叫了兩聲。

    出了藏書樓,歐陽勁鬆果然開了眼界。前朝那藏書閣世上並無幾人見過真容,隻是憑著它的名聲,人們口口相傳,越傳越虛,至於它裏頭到底有多少的書,誰也說不清。

    這藏書樓與它完全是兩個不同年代不同概念的東西。每一樣事物,都有建造者獨具匠心的地方,這些是旁的東西無法比擬的。

    藏書樓以書為主,卻不失格調,木質的架子一連擺了十幾排,卻毫無單調荒蕪之感。藏書從古至今分了類別,一排排整整齊齊地碼在了架子上。手指拂過那些或竹簡或宣紙造就的成品,一股對書籍和文化傳統的油然而生。

    歐陽勁鬆滿足地點著頭,與阮龍翔閑說了兩句。

    “終日錯錯碎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阮龍翔坐在書房前的軟幾上,愜意地抿了一口鐵觀音,幽幽道:“偷得浮生半日閑啊。”

    歐陽勁鬆也拿起了桌上的茶杯,起身與阮龍翔的杯子碰了一下,說:“以茶代酒。嶽父大人,請。”

    “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