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多年在圖書館工作,終日讀書、閱報,養成了習慣。

    如今終日在空白中度過,他迫切地希望看報,希望知道大牆之外已是何等世界。

    “我要看報!”他鄭重其事地向看守提出來。

    “你想看報?你想窺測方向?”看守大抵具有極高的“革命警惕性”,馬上從葛正慧的一句話,聯想到“窺測方向,以求一逞”之類反胡風時的習慣用語。

    “為什麽不能看報?就是關在提籃橋,也允許看報的呀!”葛正慧所說的“提籃橋”,也就是上海監獄。因為上海監獄在提籃橋,上海人習慣地稱為“提籃橋”。

    “這兒不是提籃橋!你罪大惡極,槍斃了還便宜你,所以關在這兒。你還想看報紙,白日做夢!”看守沉著臉,從牙縫裏蹦出這幾句話。

    葛正慧知道,再爭也沒用。但是,沒有報紙,不聽廣播,過著完全封閉的生活,真是度日如年。

    小洞口一次又一次響起看守的呼喚:“坦白交代吧,馬上把你放掉!你看,外邊的天空多藍,空氣多好!”

    如同籠中之鳥,他天天渴望自由。然而,一想到他的自由要以銷毀那份鐵證——《魯迅先生軼事》為代價,他寧居小小囚籠,不羨天高海闊。

    一次次旭日東升,一回回夕陽西沉。熬過了滴水成冰的嚴冬,度過群蚊圍攻的酷暑。

    忽然,有那麽一天,從小洞口竟丟進一份《人民日報》。

    看守怎麽如此大慈大悲,給了報紙,還說道:“你不是要看報紙嗎,給你!仔仔細細地看吧。”

    葛正慧連忙拾起報紙,不由得一怔:《人民日報》頭版,以顯赫地位刊登一張照片:一個大包頭、戴眼鏡、中山裝筆挺的人物麵帶三分笑,正在跟朝鮮外賓握手。如果不看照片說明,他差一點認不出來這位“首長”。哦!說明上寫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春橋”!

    就在這時,小洞口又響起看守的聲音:“怎麽樣?看見了嗎?你還敢炮打嗎?趕緊交待吧。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葛正慧憤憤地把報紙擲在地上。他簡直不可想像,“狄克”會成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成為“國務院副總理”!

    他更咬緊牙關。越是“狄克”得誌,越是不能交出那本《魯迅先生軼事》。總有一天,“狄克”的真相,會大白於天下。看守隻給他看這一份報紙。此後,不再給他看報,而是逼著他交代。

    在秘密監獄中關押了五年多,他竟然隻知道大牆外的兩樁事:林彪垮台,張春橋上台。

    塵首垢麵,心事浩茫,憂國憂民,吞辱含冤。望著鐵窗,他常常喟然長歎。雖說他無妻無子無女,但他心中裝著祖國的命運,人民的前途。他,憂天下之憂——“狄克”仍在得誌,仍在猖狂!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