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龍去脈”一詞,現代漢語是這樣注解的:原為風水迷信用語,指山勢脈絡的來源和去向。現指一件事情前後關係的線索。那麽,這個最初為風水用語,後來借指事情的來曆和發展的“來龍去脈”,在風水術中究竟是怎麽回事呢?它與我們的城市居民又有什麽幹係呢?

    我國先民很早就開始有了龍的崇拜。傳說中的龍,是一個象山一樣綿延起伏的龐然大物,故而人們常常把山比做龍。如山西渾源縣有一座山,因山勢雄偉、山氣騰騰、山麓蒼翠,被人們稱為“龍山”。全國各地,以龍命名的龍門、龍泉、龍丘、龍井、龍溪、龍池等地名,實在數不勝數。

    風水術借用了民間有關龍的觀念,稱蜿蜒曲折的山為龍脈,或稱山龍;稱源遠流長的江河為水龍。龍,又有幹龍、支龍,真龍、假龍,病龍、死龍,來龍、去龍,直龍、橫龍,飛龍、潛龍之別。

    古之風水,以龍山為吉地,以山的氣脈集結處為龍穴,在吉地的龍穴作墓地或建宅,可以得到吉祥。可見,風水術的龍的觀念是由龍崇拜演變出來的。

    風水選擇的方式方法雖然眾多,然歸納起來其精髓為龍、穴、砂、水四大要素(有書將“向”加入,統稱“地理五訣”),其原理是“龍真”、“穴的”、“砂環”、“水抱”四大準則。

    “龍”指山脈,“龍真”指生氣流動著的山脈。龍在地蜿蜒崎嶇地跑,由此推斷地下?“生氣”,也勢必隨其蜿蜒崎嶇地流動。其中的主山為“來龍”;又山頂蜿蜒而下的山梁為“龍脈”,也稱“去脈”。尋龍的目的是點穴,點穴必須先尋龍。

    “穴”指山脈停駐、生氣聚結的吉穴。提到“穴”,人們便自然想到“墓穴”,其實古人最早是“穴居野處”,“穴”指用來安居、下葬的場地。

    “砂”指穴周圍的山勢,“砂環”指穴地背側和左右山勢重疊環抱的大好自然環境。砂環,可以使地中聚結的生氣不致被風吹散。

    指與穴相關的水流、水向,“水抱”指穴地麵前有水抱流。水抱,使地中生氣環聚在內,而沒有走失的可能。

    風水環境選擇的四大要素中?“龍”是最重要的,沒有它則“砂、穴“無從談起,其次是“水”。然而,如今我們居住的城市中,大多沒有“真山(龍)真水”,那麽城市住宅的“龍”與“水”該如何論呢?我們應怎樣依次進行風水選擇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