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房闥大不敬,成一大惡。細思新民之事,實從此起,萬化始於閨門。除刑於以外無政化,除用賢以外無經濟,此之不謹何以謂之力行。

    這裏男女、夫妻的問題是套在政治問題裏加以對待的。而負有指導人民迎新去舊職責的君子,連自己的性欲都控製不住的話,成何體統?修身齊家的人應當是治國平天下的人,而作為翰林院檢討的曾國藩,若在修身齊家的階段就敗退下來,那還像話嗎?君子所具有的律己主義與政治誌向是中國式的代表製、選舉製的特殊所在。這一天,曾國藩體會到了自己的性衝動。這一天,也正是他立“三戒”的日子。戒煙、戒妄言、戒房闥不敬這三條的順序按一般的做法應當是倒過來的。

    立誓言才一個月,他就犯錯誤了。12月19日的日圮寫道:晏起,絕無警懼之意矣!一早悠忽。飯後,讀史十葉。房闥又不敬:前誓有三戒,今忘之耶?既寫日課冊,於此等大過,尚不改,其他更複何說?甘心為禽獸,尚敢厚顏與正人君子往還耶?

    顯然,他充滿了自責的心情。這天晚上,他做完日記,又接著給胞弟們寫信談了學習的方法、克己的動態,以及在京講學的現狀。全信長達三千六百字,一直寫到天亮。其中還附上了一份達十三條之多的“課程表”。這十三條是:一、主敬。二、靜坐。三、早起。四、讀書不二。五、讀史。六、寫日記。七、日知其所亡。八、月忘無所能。九、謹言。十、養氣。十一、保身。十二、作字。十三、夜不出門。而且,每項都附加簡短的說明,比如寫日記條項加注:“須端楷,凡日間過惡、身過、心過、口過,皆記出,終身不間斷。”讀書不二的條項附加:“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都是徇外為人。”早起條裏加:“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戀”等等,寫完信之後,又追加了日記,言:“恨自己無實學,教弟雖多言,但不要領也。”日記和家信流露出了欲以成就君子的堅強意誌與自我不滿的矛盾、不安的心態。

    正如上述所示,日課冊展示了赤裸裸的自己。而且他還把冊子交給在京講學的親友們傳閱,以期收到監督的效用。

    曾國藩就是這樣,為了能他日有所作為,嚴格限製自己的情欲。甚至夫妻之間正常的情感交流都嚴加克製。在儒家老祖宗孔孟那裏,都承認“食色,性也”,但曾國藩認為,人的私欲、情欲一旦膨脹就難以收拾,終會妨礙大事業。

    立世大智慧

    曾國藩位極大臣,但他堅決不納妾。生活作風上也嚴格自律,這是他不同於同時代的封建士大夫的地方,也是他精神品格上的突出之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