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雷克薩斯、英菲尼迪、謳歌其實質量真的不錯,但憑著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的名氣,就足以碾壓日係了。

    蕭奇當然不會去碰日本人的這三個命根子,連馬自達、五十鈴和斯巴魯他都不會去碰,倒是鈴木這個在日係的結構之中,並不怎麽出眾的,卻可以有想象的空間。

    如果購買鈴木汽車,自然不可能像是買羅孚和沃爾沃那麽窩囊。

    沃爾沃是禁止搬遷實驗室和生產基地到華國,禁止轉移任何技術給吉力本部。

    羅孚也是差不多,買了技術,卻不許你用他們的這個羅孚牌子,最後隻能用“榮威”來取代。

    我草泥馬。

    真沒聽說這麽做生意的,也就是這事兒是別人做的,要是換成了蕭奇,你敢跟我這麽耍手段,我分分鍾教你怎麽做人!

    所以蕭奇想要入手鈴木的話,肯定會考慮好各個方麵,不敢說把鈴木最寶貴的資產——技術和人才全部一鍋端了,但至少是拿下一半是最基本的目標,少於這個根本就不用談,蕭奇還會直接順水推舟把鈴木給再打下幾層地獄。

    當然了,到時候蕭奇肯定也不會親自下場。

    華國有著眾多的地方汽車工業公司,比如蜀川的那個野馬公司,就是一個不錯的殼子。

    或者是換成了和蕭奇關係很好的比雅迪,也可以作為衝鋒陷陣的人,去台麵上說話。

    不過呢,這事兒也僅僅是一個設想。

    到底別人願不願意買鈴木,而鈴木願不願意和華國公司合作,或者合作的條件談不談得攏,都是一個難題。

    蕭奇在其中最多也就是起一個中介、投資者的角色,而不會參與到具體的經營活動中去。

    他主要的職責,就是讓華國公司不要再在購買方麵吃虧了。

    說得再直白一點,他也就是幫一下忙,這個收購和仙女公司沒有任何的關係。

    好吧。

    這事兒也就是在蕭奇的心頭一晃而過,他都沒有對蕭旭說起。

    蜀川是需要一個自己的汽車生產公司,首都有北汽、東方有上汽、粵州有廣汽、南灣有比雅迪、人家渝州都有一個長安,唯獨你蜀川是什麽有名汽車公司都沒有……嗯,野馬這家公司就算了吧,基本上一年銷售量不超過三萬輛的公司,完全沒有能耐比較。

    蕭奇記得,一汽豐田在蓉城是有很大的計劃的,一汽大眾也在生產捷達,以後吉力的合資沃爾沃也會在蓉城市設廠……可這總沒有自己的本土企業那麽的踏實不是?

    也是這樣原因,今年野馬直接就想要收購悍馬,結果就是因為具體的條件談不好,他們又想走沃爾沃的那一套,什麽都放在美國,你野馬隻要負責出錢就行了。

    經曆了吉力的慘痛教訓,野馬公司自然沒有那麽笨,所以這事兒也最終沒有談下來。

    從這一點上麵,蕭奇倒是對這家公司有了好感。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在很多的情況下都是不明智的,懂得撒手而退,其實也是一種生意上的智慧。

    懂得進退這一點在生意上麵非常重要,因此蕭奇在琢磨著如果找人去收購鈴木汽車時,就把他們考慮到了其中。

    未來的汽車行業發展,別的國家不好說,但在華國來說,卻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時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