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巳時(大概九十點鍾的樣子),府城餘記鹵菜店門前擠滿了來買鹵菜的人群。從開業到現在,已經快三個月了,餘記的生意越來越火,從一開始的每天鹵製一頭豬,到現在兩頭豬都不一定夠賣的。

    每頭豬從頭到尾,再到下水蹄子,幾乎沒有一絲的浪費,鹵製起來各有各的味道。賣得最好的是頭蹄和下水,因為價格比較親民,味道又不比鹵肉差,深受附近普通人家的喜愛。

    雖說,府城這麽大的地方,不缺賣肉的。可大多生豬都是從外地收購而來,價格比起往年還是比較貴的。舉個例子來說,往年豬肉最高也就三十多文一斤,今年受災年影響,唐古每斤豬肉漲到一百多文,府城最便宜的也賣到了八、九十文一斤。

    府城百姓的生活水平,比起唐古來要好上許多,但普通人家想要吃燉肉,都要斟酌好長時間,咬咬牙跺跺腳勒緊褲腰帶,飯桌上才能多些葷腥。

    平時肉鋪的豬頭和下水,即使是再饞肉的人家,也不會買的。因為無論怎麽處理,總有一股去不掉的腥臭味,難以下口。可這些雞肋的頭蹄和下水,到了餘記手中,便成了鮮香誘人的美味。

    鹵製過後的頭蹄下水,味道鮮美,價格也非常低廉。這麽說吧,一斤鹵肉要一百三十文到一百五十文不等,而鹵大腸、鹵豬心豬肺這樣的下水,一斤才要五六十文。這麽親民的價格,即便是普通的家庭,隔三差五的也能稱一斤解解饞。很多周邊的村鎮,來府城趕集的時候,也會帶一些回去。

    這麽一來,餘家的頭蹄下水成了搶手貨,供不應求。而這時候餘小草又不在,劉虎夫婦每天麵對著敗興而歸的客人,一籌莫展。

    劉俊平倒是個心思活泛的,他悄悄考察了府城和周邊城鎮的肉攤和肉鋪,發現他們生意好的,一天能賣一兩頭豬,生意不好的兩天也能賣出一頭豬。而這些肉攤和肉鋪的豬頭和豬下水,最終都會剩下來。

    他回去跟爹娘說了這些情況,一家三口一合計,由劉虎帶著兒子出麵,跟這些肉攤肉鋪定下了長期合作的協議,他們按照三文每斤的價格,收購豬頭豬蹄和豬下水。一頭豬連頭蹄帶下水得有二三十斤,這麽一來,肉攤肉鋪的老板就多了近百文的進賬,何樂而不為?

    劉俊平接下了收購頭蹄下水的活兒,每天趕著驢車往返於府城和周邊的肉攤肉鋪,至少能帶回來七八副頭蹄和下水。

    處理頭蹄和下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餘彩鳳母女每天要鹵肉鹵菜,還要烤製熏製雞鴨鵝之類的高檔菜品,忙得腳打後腦勺,恨不得自己多生幾隻手。頭蹄下水的增多,無形中增加了她們的工作量,每天為了處理頭蹄下水忙到深夜是經常的事。

    好在餘小草回東山村沒久待,回來後看到大姑和表姐眼窩深陷、眼底青黑、疲憊不堪的身影,當即做了決定——招一批專門處理頭蹄和下水的人。

    餘小草也重新給店裏進行了分工。她自己專管配製鹵肉的料,所有的調料和香料都磨成粉末,放在一個大壇子裏。一斤肉需要多少鹵料,直接稱了放進去,省的到時候再臨時配製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