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皇帝要在朝會的宴席之後增加經筵,德陽殿內的群臣們都沸騰了。

大漢朝的百官們有一大部分是出自儒家,推崇儒學,但大都是師從某位儒士,經學多為家傳,所以能將一門經讀通的人很少見。

但這個世上有一種人叫做大儒。

大儒通全經,大漢朝最璀璨的兩位經學家一位是夏侯勝,一位便是蕭望之。

趙興為了聽夏侯勝和蕭望之辯經,林氏的生辰宴都缺了席,無他,因為太難遇見了。

聽兩位大儒的辯經,勝讀多少年書啊。

夏侯勝從小跟從其父夏侯始昌學習《尚書》及四書五經,也涉學洪範陰陽五行之說。後來又師從歐陽生,學問日漸精深,創立了今文《尚書》,稱“大夏侯學”。

“大夏侯學”強調學以致用,積極進取入世,關心國事民生,偏重於探索經書中的微言大義。

夏侯勝經常聚生講學,建學館,廣延學子,成為一代名師,上官太後六歲嫁入皇家時,因為年幼,霍光請夏侯勝為上官太後講經,為太後師。

夏侯勝勸諫過昭帝,被昭帝厭棄打入詔獄,長安儒生們跪在長安街上求聖恩,朝臣們也上諫求情,夏侯勝關了一年多才出了獄。

昭帝暴斃未央宮,霍光立昌邑王,夏侯勝又從天氣異象中推算出昌邑王將要被廢。

夏侯勝攔在昌邑王劉賀的車前警告說:“久旱不雨,陰雲密布,有人謀反,陛下不要再出去玩樂了。”

此言嚇得霍光一黨以為密謀廢帝之事被泄露出去,後來才知道夏侯勝是從經書記載中推演出來。

宣帝即位便非常重視經術,重用通曉經術之士。夏侯勝被升為長信少府,每有大事,劉病己必招他直言。

可惜如今夏侯勝已經告老,不能來講經了。

但還有一個蕭望之,蕭望之起初學習《齊詩》,師事後倉達十年。後來到了長安還向夏侯勝求教過《論語》、《禮服》。

蕭望之也是博學之士,但又與夏侯勝略有不同,夏侯勝講究微言大義,而蕭望之喜歡以古證今,強調以史為鑒,吸取治國之經驗。

但兩人又都喜歡從陰陽、災異、天人感應上來引經據典,議論政治。

蕭望之也曾從天降冰雹之事上奏劉病己,說霍家當被驅逐出朝廷,此言甚合劉病己的心意。

今日的經筵上,有蕭望之這位大儒在,又有五經博士官,太子太傅和少傅,百官們能不沸騰嗎?

劉病己本來打算讓蕭望之主持,但看到蕭望之已經迫不及待要參與辯論的樣子,忍俊不禁道:“罷了,還是朕來主持吧。”

“奭兒,因你年幼,所以未曾聽過博士官講經。今日經筵乃是經學之盛宴,你當好好體會。”

劉奭睜大雙眼,認真地點頭。雖然博士官們所說的話他大都聽不太懂,但是太子依舊靜靜地坐在一旁傾聽。

趙義在殿外,和於永遙遙相對,互相對視一番,便裝作不認識一般扭開臉去。

於永和他父親一般,不太喜歡這個大姐夫。於廷尉是因為打聽了女兒和趙義的舊事,覺得趙義對女兒不好,秩級又太低,有些不配。

於永卻是覺得趙義沒有什麽主見,又不怎麽能喝酒,不夠血性,唯一能看入眼的一件事,便是砍了張博,卻又惹得身陷詔獄,差點被張家的人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