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昭也並不是完全被逼的沒辦法了。

    而是有一定的謀劃。

    這些天他可沒有閑著,一直都在進行分析。

    他自小跟隨父親金刀令公楊繼業在軍中,熟讀兵法戰策,實戰經驗豐富,後來又獨當一麵,指揮大小戰役七十餘次,於練兵,布陣,突襲,指揮,軍械方麵,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

    就算是寫一本兵書出來也沒有問題。

    所以自從他來到雁門關的這幾天,先是摸底,而後對關內的老弱殘兵進行整頓,現在基本肯定這些老弱已經有了編隊作戰的能力。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對於敵人,他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和奸細進行滲透,也獲取了第一手的資料,他的斥候甚至對方圓兩百裏的地形都做了調查。

    現在他掌握了一些基礎數據。

    從雁門關關口到始畢可汗的軍營,直線距離15裏,從軍營大門口到始畢可汗的金帳,直線還有3裏路,騎最快的戰馬殺過去,順利的話也要半個時辰。

    此外,始畢有五百名親兵,全都是精心挑選。

    隻要這些親兵擋一下。

    這個時間段足夠可汗逃跑。

    所以要生擒他幾乎沒有可能。

    營寨搭的非常囂張,四周圍沒有柵欄鹿角,甚至連阻擋戰馬的壕溝都沒挖,隻有正麵兩座箭樓,敞開了大門讓你來打。

    一般隻有初來乍到的軍團才會這樣紮營。

    突厥人來了這麽久,有大把的時間完善。

    之所以這麽做,隻有一個理由,那就是輕視楚軍。

    此外,處羅和頡利的營壘,也錯落有致的分布在兩側的山頭上,堵塞了所有山口,想要越過他們偷襲可汗大營,基本沒有可能。

    如果要繞到後方,就會遭遇到突厥史蜀胡悉指揮的突厥最強軍團——天狼軍,而且是在相對平坦的大路上,更加不可行。

    這一路人馬,顯然是始畢可汗給自己留的退路。

    那麽,現在也就剩下最後一條路。

    硬扛正對麵突利的五千黑狼軍。

    本來楊延昭打算引誘他們來攻打雁門關,憑借地勢消耗他們的士氣,迫使他們知難而退。

    可是這些突厥人,戰鬥經驗異常豐富,人也狡猾,見雁門關地形險要,來了個圍而不打,想要拖死楚軍。

    楊延昭無計可施。

    半夜的時候,他登上關口,瞭望敵情。

    隻見對麵篝火猶如繁星一般密集,道道黑色的狼煙衝天而起,突厥士兵盡皆喝的酩酊大醉,東倒西歪。

    連環繞營寨巡邏的遊騎兵都沒有。

    當時孟良焦讚尉遲敬德都主張立即出戰,偷襲敵營。

    楊延昭一個勁兒搖頭:“我們的士兵都是老弱病殘,大部分來自負責養馬和做飯推車的輔兵,這個時間睡下了,肯定一點精神都沒有,讓他們去送死,到了外麵就會一哄而散,這個辦法行不通。”

    “那我們就坐以待斃嘛,將軍不是說明天要出戰嗎?”

    尉遲敬德感覺錯失良機,嗷嗷怪叫。

    楊延昭說道:“你們看突厥人,搶的盆滿缽盈,士兵身上的財寶都放不下,特別臃腫,行動不便,再加上這麽通宵達旦的飲酒,第二天肯定沒有精神,所以我想在清晨時分,對他們發動一輪攻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