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之後。

    雁門關外,大軍雲集,馬嘶震天。

    楚軍正在與突厥大軍緊張對峙。

    雙方小規模接觸不斷,互相對射,人馬往來調動,十分頻繁,強弓硬弩交相輝映,到處都是破敗的軍旗,以及隨處丟棄的屍體與軍械。

    由於雁門節度使史思明不戰而退,馬邑郡已經淪陷,十萬突厥鐵騎長驅進入長城,在雁門郡內燒殺搶掠,摧城拔寨。

    鐵蹄蹂躪之下,百姓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幾乎成了無人區。

    突厥人所有的輜重車,騾馬,全都滿載而歸,馱著一袋一袋的戰利品。

    甚至連士兵的身體上都纏滿了絲綢。

    成百上千的漢人女子,蓬頭垢麵,像羊群一樣,集中在一起,供人調戲。

    哭聲震天。

    到了晚上,突厥人的營地裏火把如林,亮如白晝,笑聲猶如山呼海嘯。

    他們喝酒吃肉,載歌載舞。

    追逐侮辱擄掠而來的漢人婦女,甚至於白晝宣淫。

    把楚軍視若無物。

    每一個看到此情此景的漢人將士,無不睚眥欲裂,氣斷肝腸。

    可就是無計可施。

    雁門郡背靠雁門關,是防守太原的最後一道屏障。

    一旦雁門關被破,整個河東地區就剩下一馬平川。

    河東若陷,突厥飲馬黃河,關中危急。

    昨日,楊延昭已經收到陛下嚴令,令他十日之內破敵。

    一個字:打!

    此刻,身材頎長,表情刻板的楊延昭正站在大幅的羊皮地圖麵前,神色緊張的分析著敵我態勢。

    他本來就是個不苟言笑,謹慎低調的君子,這個時候更加步步為營,深思熟慮著每一個步驟。

    此刻他的手裏一共僅有一萬兵馬。

    這一萬兵馬,有七八千還是史思明留下的老弱病殘。

    也不是存心留下的,而是帶著太累贅,跑不快,索性讓他們在關內自生自滅。

    另外一部分是馬邑郡的殘兵。

    由原馬邑鷹揚都尉尉遲敬德帶來的。

    而突厥包圍雁門關的大軍卻足足有十萬之眾。

    此刻的史思明,已經率領七萬邊軍放棄雁門關,退守平城。

    根本就沒想打。

    楊延昭現在是雁門郡節度副使,表麵上仍然受史思明節製。

    但他手裏有皇帝的聖旨,兵符,已經是事實上的前敵總指揮,屬於跟史思明平起平坐,誰也管不著誰。

    而後勤補給方麵,因為尉遲敬德是雁門太守,他們有權利就地征糧。

    隻是話說的好聽,民卻無糧可征,他也隻能望洋興歎。

    史思明著實可惡,不但不戰而逃,還把關內的物資劫掠一空。

    楊延昭跟他數次交涉,他是各種推脫,一毛不拔。

    總之就是主打一個不配合。

    楊延昭深刻的體會到了什麽叫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