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的快與慢,決定一個人的武功上限有多高。如果將身體比作一杆秤,那麽就需要這杆秤達到平衡。身體光有內力也不夠,把速度提升上來,才能讓稱處於平衡點,這也是沈秋波自己,必須去完成的地方。

    道理其實很簡單,主要依靠的是實踐二字。若能將化形與迷蹤步相結合,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這樣與人對戰中,才能使自己身處優勢方,掌控整個局麵。

    沈秋波高立木樁,再次回到這裏,心境也有所不同。跨越在各個木樁之間,努力尋找自己心中的恰到好處,這一點彌足珍貴。他知道,速度不等同於浮誇,若隻一味的追求快,那不僅毫無意義,也耗費體力。

    一回、兩回、三回……每一次落腳木樁,沈秋波都會思考自己的速度是快是慢,如果太快,迷蹤步會被打亂,腳法自然慢慢作廢。同理,如果太慢,那麽對手就會看出腳法把柄,給予自己致命一擊。

    左腳呈方,右腳畫圓。從遠望去,沈秋波整個人貌似懸浮於木樁之上,不斷來回遊動。說好聽點,像一條遊魚,說難聽點,像一隻無頭蒼蠅,但沈秋波並不在意這些外在的東西。

    不去刻意想一件事情,那麽腦海裏,自然會慢慢忘記這件事情。沈秋波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身處何方,忘記了在他身後,還有兩個人在凝視著他。

    此時此刻,沈秋波心中,隻有自己的腳步,以及剛學不久的化形。兩腳踏樁,周圍的環境不斷前進或者後退,逐漸融入進了沈秋波的身軀內,好似靈光乍現,沈秋波雙目波光流轉。

    沈秋波記得,孫濤曾說,身如潤玉,步似遊蛇,這是掌握化形的關鍵。不是讓自己成為遊蛇,而是將遊蛇的優勢,發揮在自己身上,達到人與形合一的境界。

    順著這個思路,沈秋波生出一個妙招,作了一番變通。變作左腳畫圓,右腳呈方,與先前不同的地方在於,不至於局限自己,使得腳步更加活靈活現。

    有了這番思路作為基礎,沈秋波的迷蹤步算是真正有所成就。接下來,沈秋波便站在水鏡上方,不斷穿梭於木樁間,身如遊蛇,步如潤玉,雙腳不斷變換,可謂是讓人眼花繚亂,看不清出腳路數。

    變通,是沈秋波最喜歡的兩個字。對他而言,自己已經能夠完全變通。水鏡之上,他的腳步,時而若遊蛇般,狠辣淩厲,時而如潤玉般,細膩光滑,不再隻是身如遊蛇,潤滑似玉。

    沈秋波速度不緊不慢,他找到了心中的那份恰到好處,麵對人或事物,時刻泰然自若即可,何必因為這些,而不敢直麵自己的內心呢?

    迷蹤步與化形的完美融合,並沒有讓沈秋波多快樂。相反的是,他的心中頗為平靜,但這股平靜,讓沈秋波全身心異常放鬆,這是快樂所帶來的情緒激動,遠遠不能比擬的。

    沈秋波帶著這番平靜的心境,繼續遊離在木樁之間。這一次,他伸出雙臂,無需內心過多牽引,兩股內力幾乎同時出現在了自己的拳頭,雙臂前揮,拳頭與木樁直接硬碰硬。一陣酥麻從拳頭傳到胳膊,緩緩消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