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訓曰:人君以天下之耳目為耳目,以天下之心思為心思,何慮聞見之不廣?舜惟好問好察,故能“明四目,達四聰”,所以稱大智也。

——康熙《庭訓格言》

白話

作為皇帝,能以天下人的耳目為自己的耳目,以天下人的心思為自己的心思,還有擔心自己所見所聞不廣不博嗎?舜正是由於喜好詢問,喜好觀察,才能夠廣開四方之視聽,洞察天下的情況,因此,才被後人稱之為大智的人。

家訓史話

康熙年間的官員張伯行,河南儀封人,進士出身。中進士後,他買了各地大儒的圖書,口誦手抄,整整7年。他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以學問清醇、誌操潔肅自勵。做官後,家鄉河堤崩潰,自己出錢招募民工運土塞堤。任山東濟寧道,遇上饑荒,從河南家裏運送錢米,並縫製棉衣,給災民充饑禦寒。任江蘇巡撫,發現總督噶禮貪婪。江南鄉試作弊,生員嘩然,抬著財神像到學宮,影響很大。張伯行調查,此案同總督噶禮有關,便上疏朝廷。康熙命尚書張鵬翮等調查,查證作弊之事同噶禮有關,噶禮便彈劾張伯行。康熙命再調查。結果是噶禮被誣告,張伯行應當罷官。康熙命第三次複查,結論同前一樣。康熙說三次查證都是非顛倒,命再議。其實,康熙已經通過密折對噶禮和張伯行都進行了解。康熙知道張伯行是清官,應當加以保全,罷免噶禮官,由張伯行任總督。

古訓今鑒

清官往往為上級所不喜歡,也普遍為同僚所不喜歡。清官必遭貪官的嫉恨,也必遭貪官的報複。康熙帝之所以仁明,在於他能明察是非曲直,而不使廉吏灰心,能信任並保全清官,而遏製貪風日長。更難能可貴的是廣開言路,體察民情,注重調查研究,這樣才能了解國情,了解民心、民意。這裏所說的以天下人之耳目為耳目,以天下人之心思為心思,確實是治國者必須牢記和切實執行的真理。曆史上的偉人,做事均是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