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功成設樂,治定製禮。禮樂之興,以儒為本。宏風導俗,莫尚於文;敷教訓人,莫善於學。因文而隆道,假學以光身。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不遊文翰,不識智之源。然則質蘊吳竿,非筈羽不美;性懷辨慧,非積學不成。是以建明堂,立辟雍。博覽百家,精研六藝,端拱而知天下,無為而鑒古今。飛英聲,騰茂實,光於不朽者,其唯學乎?此文術也。斯二者,遞為國用。

    ——李世民 《帝範》

    白話

    國家安定之後,就應該製禮作樂來規範教化。製禮作樂、宣風教化,應以儒家思想為本。導引習俗,沒有比用文術更好的了;宣揚政策,訓誨人民,沒有比學校教育更好的了。原因在於依靠文術,可以弘揚道德;憑借學習,能夠光顯身名。不靠近深溪,就不會知道地有多厚;不認真學習,就無法明白智慧的源泉。吳地的竹竿雖然端直質勁,堪作良箭。但如果不把它放在弓弦上,就不能顯出其獨特的功用。有的人盡管天資聰慧,善辨有識,但不經過學習積累日後也無法成大氣候。因此,天子設立明堂,作為尊賢之所;帝王建立學校,作為學習之地,目的都是為了讓人們進德修業,養身增智來拱衛江山。一國之主,必須博覽群書才能積累學問,深入控討六藝的精髓,才能增長見識。積學儲寶,天下大事了然於胸,就可以鑒古知今。要想傳揚英美之聲名,播撒嘉惠之德行,從而使自己能不朽於世,不靠學習怎麽能行呢?這就是文藝儒術之道的獨特價值啊!文武二字是立國治國之道。

    家訓史話

    隋末之時,天下大亂,李淵父子順時應勢,起兵於太原。在這場曆時彌久的戰爭中,李世民充當了英雄的角色。十八歲起兵,二十四歲平定天下,二十九歲升為天子,從一個弓馬少年成長為一個國家的舵手,可謂鋒芒畢露,才略過人。李世民的一生,幾乎都處於征戰之中。即便是在國泰民安、天下太平的貞觀十八年,他仍“發天下甲士,招募十萬,並趣平壤,以伐高麗”。在去世前十五個月的貞觀二十一年冬,他還派出大將奔赴前線,“以伐龜茲”。開疆拓土,征戰天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