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王者,高居深視,虧聽阻明。恐有過而不聞,懼有闕而莫補。所以設鞀樹木,思獻替之謀;傾耳虛心,佇忠正之說。言之而是,雖在仆隸芻蕘,猶不可棄也;言之而非,雖在王侯卿相,未必可容。其義可觀,不責其辯;其理可用,不責其文。至若折檻懷疏,標之以作戒;引裾卻坐,顯之以自非。故雲忠者瀝其心,智者盡其策。臣無隔情於上,君能遍照於下。

——李世民 《帝範》

白話

君主深處九重之宮,與民隔絕,不能看到天下所有的東西,不能聽到天下所有的聲音。惟恐自己有過失而不能聽到,自己有缺失而無法及時補救。因此,大禹治理天下,專門設立了一個如同小鼓一樣的鞀,並且對百姓說:如果誰有訴訟和不平,就可以搖鞀;堯帝也專門樹起一根“謗木”,表示願意傾聽老百姓的呼聲。他們這樣做都是為了能夠吸納正確的意見和謀略。他們側耳傾聽,虛心納諫,期望有識之士能以正直之言相告。如果他說的話有道理,他即便是個草民奴仆,也不能因為他沒有身份和地位而不去聽他的話;如果他說的話沒有道理,他即便是王侯卿相,也不能因為他出身高貴就采納他的意見。所以說,如果人君能夠容忍像朱雲折檻、辛毗引裾那樣的規勸,就可以使忠誠正直的臣子竭盡其心,讓那些有謀略的臣子盡獻其良策。這樣,大臣的意見都能上達於君王,君王的光輝又能普照天下。

家訓史話

有一次,唐太宗下令,要把洛陽破敗了的乾元殿修飾一番,以備作為到外地巡視的行宮。對於皇帝來說,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宮,本來是小事一樁。可是,有一個小官張玄素,卻上了一道奏折,痛陳此舉不妥。他說,修了阿房宮,秦朝倒了;修了章華台,楚國散了;修了乾元殿,隋朝垮了。這都是曆史的教訓。現在,我們唐朝百廢待興,國力哪裏比得上當年的隋朝?陛下在國家的破爛攤子上,繼續役使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耗費億萬錢財,大興土木。陛下沒有繼承前代帝王的長處,繼承的卻是百代帝王的弊端。如果從這一點看,陛下的過失遠遠超過了隋煬帝。 這是一道筆鋒犀利、擊中要害的奏折。 但是,小小的張玄素,竟敢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比作昏聵的暴君隋煬帝,冒犯天威。這不是拿雞蛋往石頭上撞麽?滿朝文武都為他捏一把汗。人們都在觀察唐太宗的反應。假如不是唐太宗,而是別的皇帝,看到這一大不敬的奏折,當即會雷霆震怒,不僅張玄素人頭落地,而且會株連九族。但是,唐太宗就是唐太宗。他不僅沒有怪罪張玄素,反而下令召見他。此時的唐太宗想進一步地試一試張玄素的膽量,就直問道,卿說我不如隋煬帝,那麽,我和夏桀、商紂相比,怎麽樣呢?要知道,夏朝的桀王和商朝的紂王,都是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唐太宗這樣問,自有深意。不承想,這個張玄素卻直截了當地答道,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那就和夏桀、商紂一樣昏亂。 聽到這句答語,唐太宗不僅沒有發怒,反而被深深地感動了。他想,一個小官,敢於冒死直諫,為了什麽,還不是為了他的江山社稷?因此,唐太宗收回了他的諭旨,停止重修乾元殿。並且表揚了張玄素,同時賞給他500匹絹。

古訓今鑒

唐太宗深知,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明君兼聽,昏君偏信。一個國家和機構如果能夠做到信息上下通達,不至於造成民眾和管理者之間的誤會,那麽國家就好治理,管理者的英明之處也能突顯。若信息閉塞,統治者深居塞目,無法體察民情,對民眾民情置若罔聞,那麽統治也就不會長久了。曆史上之所有能有“貞觀之治”的讚頌,與唐太宗的勵精圖治、善聽諫言,廣開言路,博取眾議等優秀品質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