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競技射箭水平,無論是單項還是全能成績都已發展到了“神奇”而“登峰造極”的地步。每次“資格賽”(淘汰製)的總成績最高均達到288支箭2700餘環。30米射早已近滿環(358環),50米射也已達345環。男子90米、70米、女子70米、60米射也達到讓人望塵莫及的程度。可以說,如今的射箭比賽已不是簡單的運動員之間的體力、技術和戰術的比賽,而是運動的聰明才智和教練員的訓練方法和教學藝術的競爭。

    任何一項體育運動其技能的形成都必須經過“泛化、分化、鞏固、自動化”這樣一個過程。其實質就是通過長期係統的科學訓}練,建立起一連串複雜的本體感受性的運動條件反射。因此說,要想培養一名優秀運動員,並在國內外大賽上取得優異成績,就不是一朝一夕或一年半載之事,而是應從少年兒童抓起,根據他們年齡不斷增長的特征,逐步地、循序漸近地進行長期、係統而科學嚴格的訓練,最終使其動作技能形成條件反射。

    射箭是運動員借助弓的彈力,在一定距離內比賽準確性的一項技巧運動。它除了具有同其它體育運動項目一樣的專門性、超負荷性、競賽性、個人性等特點外,還具有弓的重量(負荷)一定,動作反複次數多(每天拉弓次數可達幾十次到數百次)的專項特點。其實質也是通過長期係統訓練,讓技術動作從“站立”到“握弓”、“開弓’、“靠點”、“繼續用力”、“撒放”,直到“結束”和“結束”後的“反饋”,建立起一連串的正確的條件反射,讓動作特能經過‘泛化”、“分化’、“鞏固”到“自動化”過程達到“用力合理’、“動作協調”、“勁力流暢”、“每次一致’,進而達到規範化、精確化、“模式化’,猶如機器射箭一樣高精確地命中目標(環靶中心)。

    所謂科學的訓練方法,必須是符合以下幾條原則:一是符合運動員的年齡與性別特征;二是技術動作符合運動員的生理結構。所以射箭訓練要充分重視生理選材——身體偏瘦長、協調,體重和身高適中,腳大、手長、小臂長、脖子長、肩寬、鼻梁高等條件;三是技術動作的用力符合生物力學原理(非周期性、動勁如抽絲,勁力流暢);四是循序漸進:弓由輕到重,動作由易到難,內容由淺入深,距離由近到遠,負荷逐漸增大;五是技術動作與語言強化相結合;六是訓練與比賽相結合,鍛煉運動員的心理意誌品質,積累比賽經驗;七是綜合素質培養,包括體能、文化、心理、“外交”(對人處事),正確對待成敗、榮辱、戀愛、婚姻等,一切以事業為重,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八是長期、係統、有計劃有步驟訓練,輔之嚴格管理。

    以上幾條原則缺一不可,必須嚴格遵守,持之以恒,全麵貫徹,落到實處。我們的做法是:根據運動員的年齡、性別特征和生理特點、身體狀況、文化程度、體育基礎,把整個訓練過程劃分為“基礎訓練”、“專項訓練”、“最佳競技”和“競技保持”四個階段。分別提出任務和要求,采取不同措施,運用不同方法,堅持係統訓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