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底是年輕氣盛,不懂察言觀色,陛下在他說要先發製人的那刻,便已麵露涼意,此時聽他說起兵法戰術,更是失望至極。

    陛下培養了太子二十幾年,不知是性格如此還是不會審時度勢,此刻並不是出兵的好時機,身為太子連這點都看不出,真是枉他教導了這許多年。

    看著眼前的兒子,皇帝竟不知他何時變成了這副樣子,他尤記得在太子小時候,無論做什麽,哪怕是和同窗起了爭執,也是會以大局為重,可現在卻還不如從前。

    陛下思考良久,又問了一旁的三人,三人皆認為此刻剛打完一場仗,國庫空虛,且北伐一戰雖大獲全勝,但餘黨並未完全殲滅,留在北地鎮守的官兵,時刻都要警惕敵人反襲。

    若真要起兵,朝廷顯然不足以撐起兩場戰事,現下既已拿下成都府,還是按兵束甲以待時機為好。

    這和太子之見背道而馳,但陛下已有定論,隨即讓人收起輿圖,屏退眾人。

    從太極殿出來,太子便挨著周立元同行。

    太子問起這蜀地輿圖可是出自周立元之手?周立元回答“正是”。

    又問起,這宮裏的輿圖上,那些州郡名稱與位置可正確,有別稱否?

    然周立元卻反問此圖是他花幾月時間,一步一步勘察所畫得,如何來得其他名稱?亦或是太子可見過不同的輿圖?

    太子訕笑,搖了搖頭,隨即背手離去。

    周立元看向謝啟光:“這太子究竟是如何拿到那假輿圖的?玉娘?”

    “我也隻是猜測那日潛入書房的是她,但他二人是否相識還不得知。”

    “這種事情,你家娘子在行,若不托她去查?”

    “我看你還是準備一下,明日如何帶杜鵑去朱雀山吧。”說完便跟上鎮國公的腳步。

    不過他並未忽視周立元的話,查這種事情,還是安陽更為拿手,於是回家之後,便向她說起今日之事。

    安陽初聽之時,便覺得太子與玉娘可能並不認識,因為有葉翎在,玉娘不需要與太子麵對麵,就能將輿圖送出。

    可她也不認為,太子和葉翎的關係能親密到連此等大事都可互相托付。

    若當時周立元放出話去,太子知曉,便想將輿圖占為己有,那完全可以派出自己的人,這樣至少能保證自己不會暴露。

    但皇後生辰那日,太子看葉翎的眼神完全不像看新婦那般,此等關係又怎能互相信任。

    謝啟光問道:“若不是太子先提起輿圖之事,而是葉翎主動向太子進獻呢?”

    安陽似在思考。

    他又說道:“或者葉翎無意間聽到太子說了輿圖,這才起了相幫之意?”

    安陽疑惑:“可她是何目的?她可是未來太子妃,這等事若是揭發出來,那搞不好是要掉腦袋的,她身為妻子,不勸誡丈夫,反而要把他推到風口浪尖?”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