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ent.write('  久違的應天古城到了,看著巍峨的城牆,我不禁想起了兩年多以前,第一次站在這裏之時,當時為救張敏兒,也沒細看這千年古城。

  明朝的應天南京乃是朱元璋的發家之地,朱家稱帝之後,朱元璋曆數年之久改建這座都城,外城門與內城門之間,另有一座“甕城”,為什麽叫“甕城”呢?顧名思義,是“請君入甕”的意思,的確,如若兩軍交戰,攻城方勢大,而守城方苦守無功,便會打開外城門,放敵軍進城,在敵軍進入一部份之後,打開機關,關閉外城門,“甕城”之中有數個城門洞,每個洞可藏兵兩千人,敵軍衝入之後,內城與外城的城門均已關閉,而“甕城”之中的萬餘大軍一擁而上,“甕中打鱉”,敵人前無出路,後無退路,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死路。

  因此這應天城,城防極堅,朱棣便算兵臨城下,也必定無法一舉攻破京城。

  我和楊月站在應天城門外,門邊行人絡繹不絕,城門口聚集著一堆人,似乎在圍觀什麽,我倆走近一看,不由得相對苦笑,原來城門邊的城牆之上貼著一張告示,上麵寫道:“奉上諭,今有北國叛軍朱棣手下陽陽,刺殺朝廷大帥曹勇,特發此通緝公告,當國之民,如有取得陽陽之首績者,賞銀十萬,賜五品官;若有知其行蹤者報官而將之擒獲者,賞銀五萬,賜七品官,望天下萬民切注此賊,欽此!”旁邊有我的一張畫像,眾民竊竊私語。

  此告必是朱允文所批,我暗暗叫苦,心道::“朱棣手下陽陽,嘿嘿!我陽陽何時成了朱棣手下?大哥對我成見如此之深,這可如何是好?”楊月在旁邊笑道:“這像不知道是誰畫的?畫得可真像!”我趕緊將她拉到一邊,道:“這是什麽地方?不要隨便亂說話,你忘了我們是來幹嘛的了?”楊月伸了伸舌頭,我又道:“我們還是先進城要緊。”

  城門口盤查極嚴,但我的化妝效果甚佳,又故意把聲音壓得低沉沙啞,守城官軍一看我那滿臉虯髯的粗豪形象,又怎會知道我便是那風liu倜儻的俊俏小生陽陽欽犯?因此我二人毫不費力地便進了應天城。

  城內市井依然,熱鬧之像更勝兩年之前,絲毫未有受北方戰亂的影響,想是都不擔心朱棣會揮軍南下,更或者是朝廷的思想工作做得好,民心安定,我不由得心中暗讚朱允文。

  正行之間,忽見前路一人急奔而來,身後蹄聲“得得”,路邊行人紛紛躲避,不多時,馬匹馳近,我這才看清馬上坐著一個軍官模樣之人,隻見前麵奔跑那人飛速奔來,楊月“啊”的叫了一聲,我一轉頭,不由得一驚,原來楊月剛才看中了路邊一個小貨攤上的小玩意兒,駐足觀看,我又注意那一追一逃之人去了,也沒在意她沒跟過來,眼看那奔跑之人便要撞上楊月,我急忙一個箭步衝了過去,在一刹之間用右手輕輕地撥了一下那人的右肩,那人急奔之下,身子一歪,一下跌倒在了那小攤位上,我拉過楊月,隻見她已嚇得麵無血色。

  後麵那騎馬的軍官疾馳而至,臉上露出詫異之色,打量了我幾眼,又轉頭喝道:“你這北國奸細,看你還往哪兒跑?”地上摔倒那人四十來歲年紀,嚇得“漱漱”發抖,顫聲道:“軍……軍爺,小人……小人不是奸細,隻是北邊逃過來的難民,求大人高抬貴手,放過小人!”那軍官道:“你語帶北音,麵目陌生,還說不是奸細?”

  正說之間,馬蹄聲又響,後麵又來了幾個兵丁,那軍官喝道:“你們過來,將這奸細綁了!”那幾名兵士大聲答應,躍下馬來,便要上前捆綁地上之人。

  這時楊月已回過神來,看著地上那人抖個不停,不由得起了憐憫之心,大聲道:“你們僅憑他是外地口音,容貌不識,便認定他是奸細?是不是太霸道了?”我吃了一驚,心想這是什麽地方,你竟然還要惹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