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頓滿意地走出那家商店。那套西裝穿了一個星期後,沒有什麽問題發生,於是他對那家百貨店的信心,又全部恢複過來了。

    那位經理是合格的服務部主管,至於他的兩名下屬,他們將永遠隻能當個店員而已。

    世界上第一等的名人訪問者——伊薩克。馬克森認為,許多人不能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是因為不注意聽別人講話。“他們太關心自己要講的下一句話,而不打開他的耳朵,人們喜歡善聽者勝於善說者,但是善聽的能力,似乎比其他任何的物質還要少見。”

    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談話家,首先要做一個專心傾聽的人。正如查爾斯。洛桑所說的:“要令人覺得有趣,就要對別人感興趣——問別人喜歡回答的問題,鼓勵他談談自己和他的成就。”

    譏諷嘲笑不如保持沉默

    沙皇尼古拉一世平定了一場由自由分子領導的叛亂,並判處領袖李列耶夫死刑。當絞刑開始時,李列耶夫在一陣擺弄之後,繩索斷裂了,他猛然摔落在地上。在當時,類似這樣的事情會被當成是天意,犯人通常會得到赦免。李列耶夫站起身後,向著人群大喊:“你看,他們甚至連製造繩索也不會。”

    一名信使立刻前往宮殿,向沙皇報告絞刑失敗的消息,並說:“陛下,李列耶夫這樣說:‘你看,他們甚至連製造繩索也不會。’”沙皇說:“那麽,讓我們來證明事實相反。”第二天,李列耶夫再度被推上絞刑台。

    如果想要用言語震懾別人,說得越多,就越顯得平庸,越不能掌控大局。想要借助言語驅使別人做你希望的事通常是行不通的,當你學會閉上嘴巴,更有機會擁有權力。

    許多擅長心理戰的高手經常會利用“沉默”來打擊對手,利用它來達到目的。台灣有一個經營印刷業的老板,他要出售一批舊機器,底價是250萬。有一個買主在談判的時候,針對這台機器的各種問題講了很多缺點,這讓印刷業的老板十分惱火,但是一言不發,聽對方繼續滔滔不絕。到了最後,買主突然蹦出一句:“嘿,老兄,我看你這個機器我最多能夠給你350萬元,再多我們可真是不要了。”於是,這個老板比計劃多賺了整整100萬元。

    沉默並不是簡單地不說話,而是一種成竹在胸、沉著冷靜的姿態,尤其在神態上更是要表現出一種優勢在握的感覺,從而逼迫對方沉不住氣,先亮底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