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主要表現為員工的性格、興趣、愛好等。為了合理安排員工的工作崗位,考察員工的性格、氣質、興趣和習慣等心理特性是必不可少的。個體在心理特性上所表現出來的差異,往往會導致不同的工作效果。門店在組建一個團隊小組時,最好既安排性格內向的,也安排性格外向的;既安排多血質、膽汁質氣質類型的,也安排黏液質、抑鬱質氣質類型的。從心理學角度講,這種安排可以使小組各成員相互吸引、相互和諧地配合。比如,性格活潑、善於與人打交道的人,適合幹銷售工作,而喜靜、沉穩的人,則適合幹門店理貨工作。

    績,就是我們所稱的績效,指員工的工作效率及效果。績效主要包括員工完成工作的數量、質量、成本費用以及為組織做出的其他貢獻。績效是門店對員工的最終期望,是以上四個內容的客觀表現,是門店員工績效評估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門店員工績效評估的原則

    門店要使員工績效評估有效實施,必須建立係統化、製度化、規範化的管理體係,並在各項評估工作中遵循以下原則:

    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員工績效,績效本身也表現為多種形式,如德、能、勤、績等不同方麵,所以評估體係應當充分考慮各方麵內容,不可以偏概全。這就要求在設計評估項目時,必須全麵分析員工行為及工作成果的特點,將各類緊密相關的因素找出並統一處理。

    公正、公開、公平是門店進行員工績效評估時須注意遵循的要求。為此,必須處理好評估工作的規範性與實用性之間的關係。一方麵,評估標準在本質上應該是統一的,不偏不倚;另一方麵,必須對不同的職務和員工設計出有針對性的評估項目。

    門店員工績效評估指標應當是明確的、便於使用的,評估的項目應當分解為一個個可以具體度量的指標。例如,對店員進行評估時,評估“銷售成果”顯然不如評估銷售數量、銷售成本率等具體指標有效。

    進行有效的員工管理,必須建立相應的評估製度體係。隻有建立了合理的、相對穩定的製度,有了操作的依據,才可能使績效評估持續完整地開展下去,才能使其為門店上下所認同和執行。

    考核的方法

    店長對店員進行考核時可采用的方法很多,主要有:1.依靠個人的判斷指店長通過個人的判斷來評定下屬的工作表現。該方法雖簡便易行,但缺乏客觀性,很難達到公平合理。2.進行自我鑒定由被考核人對工作進行自我總結,評估自己的水平、思想品質及工作。3.根據因素評價考核前將需考核的內容分解為若幹因素,形成評價體係,對被考核人逐項評定,確定優劣。4.通過考試評議指將考試和評議結合在一起進行人事考核。考試主要用於檢查店員的文化水平、專業理論和技術水平;評議則采用多種方式征求有關店員對被考核者的看法,經有關人員的分析、討論,最後得出公平正確的評價。5.進行店員素質測評指對商場(商店)各類店員的德、智、績等方麵,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測量與評定。作為一種專門技術,它綜合了哲學、係統科學、行為科學、領導科學、心理學、應用數學、模糊數學等科學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