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種傳說,萬回是菩薩轉世。《談賓錄》中載雲:當年玄奘法師去佛國(印度)取經,曾見一佛龕題柱曰:“菩薩萬回,謫向閿鄉地教化。”閿鄉即今河南靈寶縣,據說玄奘法師回國後還專門到閿鄉找萬回,真找到了。玄奘對他十分敬重,稱他為“菩薩”。萬回和玄奘說起印度之事來“了如所見”。後來朝廷知道此事後,高宗皇帝把萬回召進宮中,武則天還給他送過錦袍玉帶。他跟武則天談了很多事情,而且“語事多驗”。據說萬回死在長安,活了八十多歲。唐朝時期,宮廷和民間都信奉萬回,認為他是一位能預卜休咎,排解禍難的活神仙。在此之後,萬回有了“和合”的名目,並被奉為“團圓之神”,還被稱做“萬回哥哥”。

    到了宋朝,老百姓們一般在臘月裏祭祀萬回哥哥。民間祭祀萬回哥哥的目的是,認為隻要向萬回哥哥祈求,就可以使遠在萬裏之外的親人回家來團圓相聚。因為,我國自古就將春節視為大團圓的節日,人們祈盼著親人在春節團圓,所以在臘月祭祀萬回哥哥,以實現人們的心理願望。人們也就是根據這一美好願望才將萬回又稱做“和合”,即合家團圓,和睦相處,和氣相容,合家歡樂。又將“和合”之意上升到了喜慶,奉他為喜慶之神。這時的萬回畫像是一位“蓬頭笑麵,身著綠衣,左手擎鼓,右手執棒,雲和合之神”。(見明代人田汝成《西湖遊覽誌》)

    萬回哥哥被奉為“和合神”後,還是一位神像。後來,人們根據民俗信仰的需要將他進行了衍化,分為二神,即“和合”二聖。和合二聖也有他的雛形來源,即寒山和拾得。

    寒山又叫寒山子、貧子,是唐代的一位詩僧。寒山於唐朝貞觀年間隱居在天台山的寒岩,因此,自號“寒山子”。寒山常去國清寺,“望空噪罵”。寺僧轟他時,他則哈哈大笑而去。寒山還曾經在國清寺裏當過一段水火和尚,“後於寒岩終身石穴,縫泯無跡。”(見《集說詮真》)

    寒山在國清寺的時候與拾得和尚關係很好,他們二人經常吟詩唱偈,並有詩題於山林間。後人將寒山的詩整理成集,名《寒山子詩集》,收有三百餘首。他的詩帶有佛門規誡說教的色彩,但能針砭時弊,兼及世態炎涼。清代大學者紀昀認為他的詩“有工語、有率語,有莊語、有諧語”,“皆信手拈來……而機趣橫溢,多足以資勸誡。”(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四八《別集類二》)

    拾得也是唐貞觀時人,是個孤兒。相傳,天台山的豐幹禪師在行路時,於赤城道側拾得一小兒,遂將他帶回天台山國清寺中當了小和尚,就給他取名“拾得”。拾得在廚房幹雜役,把所剩飯菜裝在竹筒內等寒山來後送給他吃。二人可謂是“貧賤之交”了。拾得也寫了不少詩,多似佛偈,偏重於說理。他的詩附在《寒山子詩集》之後。

    民間傳說:寒山和拾得同住在北方的一個村莊裏,兩人親如兄弟,寒山略長,即為哥哥。寒山與拾得同時愛著一個女子,但寒山竟不知此情。到了臨婚時,寒山才知道了,於是,他棄家來到蘇州的楓橋,削發為僧,結庵修行。拾得聽說了寒山的事後,也舍棄了那位女子,來到江南尋找寒山。探得寒山住所後,折了一枝盛開的荷花去見寒山。寒山一見,急忙拿一盒齋飯出迎。二人樂極,相向為舞。拾得也出家了。二人便於此開山建廟,曰“寒山寺”。

    《事物原會》中說:“和合神乃天台山僧寒山與拾得也。”“和合”一詞,有和睦同心、調和、和順之意。最早見於《周禮·地官》,在“媒氏”疏中雲:“使媒求婦,和合二姓。”這應是“和合”之神的正解。故而,在民間原本是主家人和合的“和合神”,逐漸被衍化成為一持荷,一捧盒的二神了。因“荷”與“和”同音,取“和諧”之意;“盒”與“合”同音,取“合好”之意。我國著名的古寺,蘇州寒山寺的大雄寶殿後壁上,鑲嵌有清代著名畫家羅聘所繪寒山、拾得的寫意石刻畫,大殿的旁堂屋裏供奉著木刻金身的寒山與拾得的塑像,他們一人手持一荷,一人手捧一盒。通過這樣的衍化,寒山成為正式的“和神”,拾得成為正式的“合神”。清雍正十一年(1733)封天台寒山大士為“和聖”,拾得大士為“合聖”。(見《通俗編》)和合二仙圖在舊時是常掛於中堂的,取諧好吉利之意。同時也用於婚禮中,以象征夫妻相愛。民間年畫中除了《和合二仙》、《和合賜福》外,還有將和合二仙與其他神仙共繪一圖者,如《和氣致祥 一品當朝》、《和合二仙狀元及第》以及《五子奪魁》、《賜福財神》、《端陽慶喜》、《歲朝圖》等。和合二仙也從此成為最受人們歡迎的民間神祇之一。

    灶神

    灶神被俗稱為“灶君”、“灶王”、“灶界”、“灶王爺”、“灶界老爺”、“東廚司命”等。在民俗信仰中,灶神的地位遠遠高於門神,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神靈。

    茹毛飲血的時代結束後,人們開始用灶燒煮食物。灶在人類邁入文明時代的曆史進程中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人們感謝灶將人類帶入另一個社會,所以人們對灶產生了敬仰之情,逐漸將灶的自然屬性人格化,成為原始宗教的神靈之一。

    應劭在《風俗通義·禮曲》中雲:“《周禮》說: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引許慎的《五經異》雲:“顓頊有子曰黎,為祝融,火神也,祀以為灶神。”《淮南子》中高誘注雲:“吳回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神,托祀於灶。”《淮南子·汜論篇》中卻說:“炎帝作火,死而為灶。”從這些典籍所載來看,人們將火神與灶神混同起來,都被視為灶神。

    火神之所以被稱做灶神,自有其說法。在遠古時代,火正負責守護火種,各主持灶事的人前來取火時必須征得火正的同意。火正對灶有著支配權。因此,黎、吳回等火正是以火神的名義成為灶神的。還有說法是,祭灶神並不是單純地祭火神或灶神,而是祭祀“先炊”。在《儀禮·特牲饋食禮》中雲:“屍卒食而祭□簟,雍簟。”鄭玄對此的注釋是:“簟者,老婦之祭。”孔穎達注疏雲:“老婦,先炊也,此祭先炊,非祭火神。”先炊就是最先主持炊事的人。從這些典籍的注疏來看,最早的祭灶活動實際是對主持炊事工作的人的祭祀。因為,用火來烹煮食物,不僅是人們在食用方麵的一種享受,更是人類進入一個全新時代的大事件,因而,從事這一職業的人也應當受到人們的尊重,他們死了以後,對他們進行祭祀是理所當然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